全球面临超级细菌威胁,台湾三军总医院临床药学部药师傅郁萤指出,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只有细菌性的发炎,或怀疑是细菌感染时,才须要使用抗生素。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邱俊翔指出,具抗药性的细菌可见于各年龄层民众、门诊,因此不主动服用抗生素、勿随便停药或减少剂量,都是帮助预防抗药性问题的好习惯。
邱俊翔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年已将抗药性列为全球性的医疗紧急危机,临床上过去也以为,抗药性问题多见于医疗院所加护病房的患者身上,由于疾病而过度使用抗生素产生,后来发现并非全然如此,具抗药性的细菌也可能因为畜牧业、农业所使用的抗生素而产生并存活在环境中,一旦人类在受伤时,就很容易遭受感染、危及生命。
他提到,台湾的抗药性问题影响范围广,且不局限于过往认知的长辈、重病族群,在各年龄层、门诊都可见到,显示整个医疗体系都面临抗药性的挑战,在医学中心及区域医院中,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他具抗药性细菌比例较10年前持续攀升,比例最高增加至3倍。
邱俊翔指出,据研究估计,每年有495万人遭具抗药性细菌感染而死亡,到了2025年除了将影响全球2至3.5%的GDP,若以2%计算,台湾损失将超过新台币3000亿元(约93.9亿美元),而在2035年前全球平均寿命缩短1.8年,且2050年每3秒更有1人死于具抗药性细菌感染,因此「对抗抗药性,你我有责」。
傅郁萤指出,抗生素常用于拔牙手术、感染性肺炎、泌尿道发炎、妇科疾病,但民众常以为抗生素是消炎药,其实只有细菌性的发炎,或怀疑是细菌感染时,才须要使用抗生素,因此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流感等疾病,需要服用的是抗病毒药物,而抗生素也不适用于霉菌引起的香港脚。
不过具抗药性细菌其实也存在于人体内,民众又该如何面对?他强调,时刻警惕「四不一要」守则,包括不主动要求抗生素、不随便自己买抗生素来吃、不吃别人或给别人吃抗生素、不要随便停药、要遵守医嘱使用抗生素。
邱俊翔也表示,常有民众在感冒就医时主动要求以抗生素治疗,或去药局主动选购药物服用,「如果医师临床上判断有细菌感染的可能,就能服用抗生素,但民众的感冒普遍是单纯的病毒感染,就不需要抗生素,若不当使用后可在口、鼻、肠道、皮肤等器官,筛选出具抗药性的细菌,而当人体少了不具抗药性的细菌与其竞争,身上就会只带有具抗药性的共生细菌。」
他提醒,民众若被医师嘱咐服药1周,若在此期间内因症状改善而擅自停药,或害怕副作用而擅自减少剂量,原本还未被抗生素清除的细菌就会具抗药性,增生后则再度导致宿主生病,原先的药物也随之无效,进一步导致可用于治疗的药物减少,或影响身体既有的细菌,并传播给他人。
邱俊翔强调,民众就诊时应确认自己所使用的药物与准则,抛出「诊间三问」,包括「有没有」、「吃多久」、「小心什么」,也就是要确认药物是否有抗生素、若有则应服用几天与该注意何事,帮助预防具抗药性细菌在体内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