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另一个事件他仍然过得很快乐」,器官捐赠者家属周筱涵讲述如何看待爸爸的离开,也打破传统迷思,不认同往生者会找不到回家的路。台北荣总23日举办器官捐赠感恩会,邀请近年器官捐赠者家属,以及受赠者家属与会。
周筱涵的68岁父亲今年初突然心肌梗塞,父女天人永隔,周筱涵23日带着亡父的骨灰出席活动。她表示,爸爸早在1989年就签署器官捐赠意愿书,更是从年轻开始捐血,对于分享、造福他人不遗余力,死亡前捐血次数就高达近700次;她受父亲影响,大学时也签署了器官捐赠同意书。
传统观念上有的人认为捐眼角膜,往生者会找不到回家的路。周筱涵说,梦中还有见过爸爸一次,画面中爸爸还是可以像以前一样开车、出去玩,「也许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很快乐,自己也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而爸爸刚离开时,巷口樱花树开的正漂亮,原本还在哀伤,后来想想现在眼角膜捐赠出去后,有人代替爸爸看了更多美好的风景。
目前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高达1万1547人,今年的捐赠者总数仅有305人;对于医疗团队而言,每一个有意愿捐赠者的美意都不浪费,但在生命末期,器官捐赠、移植却是在跟器官的健康程度抢时间,就怕时间错过,器官无法继续遗爱人间。
常见的大爱器官捐赠分成两类,一种是脑死、一个种无心跳。台北荣总外科移植医师陈正彦指出,大多的器捐属于脑死,一般而言脑死器捐者,因为生命征象稳定,有比较多弹性时间准备移植等手术时间。
陈正彦,然而有的脑死患者因为心跳、血压不稳定,移植手术急迫,可能一被宣判脑死到运行手术,只有12小时的时间,器捐协调师得要抓准时间通知合格受赠者,甚至要求受赠者2小时内要出现在医院等,否则就会错过捐赠机会。只是生命征象必须随时监测,也有遇过个案原本生命征象稳定,以为可以较有余裕的处理移植事项,但隔天状况骤变。
陈正彦说,无心跳者则多是生命末期病人,靠着叶克膜、插管等维生机制支撑生命,必须等待拔管等才是真正死亡,因此前置准备时间较为充裕。可是一拔管后,器官没有血流经过,后续的移植手术更是要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