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药物过敏让他险命丧海外 6大症状别再误认是副作用

    台北长庚医院皮肤科教授级主治医师钟文宏指出,药物过敏可能只要一点点剂量就会发生。(记者赖昀岫/摄影)

    药物过敏竟让他入境时被海关拦下!社团法人中华民国药物过敏关怀协会理事长张启彬分享,自己15年前在上海发生药物过敏紧急回台就医,却被海关认为是麻疹而无法入境,还好经沟通后顺利入境未延误就医,「不然我就会挂在那边」了,但有很多人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如打喷嚏、起疹子等,却误认是药物副作用而延误就医。

    卫福部食药署18日上午举行「疹、破、痛、红、肿、烧」-认识药品过敏的前兆卫教记者会,食药署副署长王德原表示,药物过敏可能发生在,第一次接触到药品的数天内或2至3个月后,且可能是轻微的皮疹或危及生命的过敏,任何人都可能发生药品过敏,如果服药后身体开始出现「疹、破、痛、红、肿、烧」的症状,应立即回诊并告知用药史,避免严重不良反应。

    除皮肤反应外,如果出现心悸、呼吸困难、不明原因的明显疲倦、恶心、黄疸、或茶色尿,也可能是药品过敏症状,而常见的6大类症状如下,民众如在用药后发现这些症状,尤其是口腔、喉咙、眼睛等黏膜部位出现异常,可能是过敏反应的前兆。

    1.皮肤红「疹」

    2.口腔溃「破」

    3.喉咙感到疼「痛」

    4.眼睛变「红」肿

    5.嘴唇「肿」胀

    6.身体出现发「烧」

    民众沈小姐本身有过敏体质,某次到皮肤科接受冷冻治疗后,回家后搭配药膏使用,没想到皮肤出现红肿、发痒等症状,本以为是治疗的副作用,一周后回诊才发现是药物过敏引起,台北长庚医院皮肤科教授级主治医师钟文宏指出,药物副作用跟剂量有关,但药物过敏可能只要一点点剂量就会发生,药膏也会造成接触性过敏反应。



    钟文宏表示,药物过敏会和体质有关,病患本身也要有所警觉、及早就医,如果以前没吃过的新药,在吃完一段时间后出现过敏症状,就要就医由医师评估是否为过敏、需不需要停药等,因为有些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后,出现皮肤变红的状况,原以为是冬季干痒,没想到竟是肝肾功能受损。

    药物过敏可能含基因、家族史有关,曾有位39岁男性患者,在服用降尿酸药物后,出现严重药物过敏,皮肤一片红通通,看起来和烧烫伤很像,患者最后仍不幸过世,钟文宏指出,亚洲人有约10%至20%有这类基因型,患者吃降尿酸药物过敏的风险是常人的100倍。

    食药署统计1999年至2024年11月的药害救济给付案例,常见可疑药品类别包括抗癫痫药Carbamazepine、Phenytoin、Lamotrigine、抗痛风药Allopurinol、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Diclofenac、Ibuprofen、Mefenamic acid及抗生素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Co-trimoxazole及Sulfasalazine。

    不过,药物过敏的基因是有机会找出来的,食药署药品组副组长林意筑表示,目前国内针对Carbamazepine及Allopurinol的病人,健保分别有给付终身一次HLA-B1502及HLA-B5801基因筛检,可咨询医师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降低药品过敏发生风险。

    钟文宏表示,近10年和抗癫痫药Carbamazepine成分药品有关的要害救济事件明显下降,和健保给付基因检测,以及临床端加强药袋标示警语或副作用、医师及药事人员主动告知等有关。

    张启彬曾在2009年到中国大陆的上海出差,结果出现药物过敏症状,他立刻飞回台湾就医,结果在入境时遭海关拦下,因为以为他是麻疹患者,还好后来顺利就医,让他直呼这条命是钟文宏就回来的,也还好就医过程没有延误到,否则可能就会是一场悲剧,而他本身有免疫相关的家族史,也导致他出现没有眼泪的状况,需要使用眼药水。

    社团法人中华民国药物过敏关怀协会理事长张启彬,曾在海外发生严重药物过敏反应。(记者赖昀岫/摄影)
    近年台湾药害救济案件前3大不良反应类型。(钟文宏提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