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WSJ:中国机遇已失 川普2.0美企不会再帮北京关说

    川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外界依先前经验普遍认为,美企将是中国未来在美中贸易战上可下工夫的对象。(路透)

    川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外界依先前经验普遍认为,美企将是中国未来在美中贸易战上可下工夫的对象。但美媒分析,美企在川普第1个任期帮中国说话的一幕,不会在第2个任期重演,理由是美企不再将中国视为机遇之地。

    华尔街日报(WSJ)报导,川普(Donald Trump)的第1个任期内,美企纷纷表达与中国打贸易战「对美国人没好处」。包括苹果(Apple)、耐吉(Nike)和小型零售商在内的企业当时说,提高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将导致消费者面临更高价格。而向中国出口产品的农户和其他企业则警告,中国方面将征收反制性关税。

    如今,随着川普准备回任,以及中国这个一度蓬勃发展的经济体陷入困境,美企基本上不再谈论美中关系的重要性,毕竟中国市场曾有的吸引力已经消退。而美中实施的政策,使美企更难在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取得成功。

    专家并认为,美企在中国做生意更加谨慎,且所有行业都是如此。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即表示,他们的会员企业已逐渐转往他国进行新的投资。

    报导指出,造成这一现况的最大问题是中国经济。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大经济体,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以每年近10%的幅度成长。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的成长。但经济学家们认为,2025年实现这一目标将更加困难。

    过去,出于对中国市场成长潜力的考量,美企还能「忍受在中国做生意的种种困难」,包括潜在的知识产权损失,以及来自中国国企的压力。

    报导以星巴克为例指出,2016年,时任星巴克首席执行官舒兹(Howard Schultz)曾表示,中国有望成为星巴克最大的市场。但此后,星巴克一直受到每杯仅2美元以下的中国本土咖啡连锁店冲击,且已落后于中国本土一线品牌瑞幸咖啡。现任首席执行官强生(Kevin Johnson)2024年10月更因此表示,星巴克正考虑在中国创建合作伙伴关系。

    另外,IBM在2024年8月表示,由于中国市场竞争加剧,该公司将关闭中国研发部门,影响1000余人;而2007年曾夸称,「为进入中国市场,公司向中国转移技术和专业知识是值得的」。

    2024年12月,通用(GM)汽车承认中国业务疲软,市占率已从2018年的13.7%降到2023年的8.4%,原因是如比亚迪等中国本土车厂如今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Michael Hart)表示,在中国推展业务的美企,面临着来自中国国企和私企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些企业受益于政府补贴或政策。

    报导提到,华府方面的政策和政治氛围,也导致美企更难在中国推展业务。川普的盟友、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科顿(Tom Cotton)日前公开表示,「如果你为了中国站出来,就应该预料到会挨揍」。

    以苹果为首的许多美企,已创建了依赖中国代工厂的供应链,产品出口到美国时就会面临川普扬言加征的关税。

    川普的第1个任期,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Tim Cook)曾公开地成功游说关税豁免,如今他很可能会再次这样做。然而,苹果在中国市场已越来越难与华为等中国本土品牌竞争,因此也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和印度等国。

    曾任美国外交官、现为商业咨询机构The Asia Group管理合伙人的唐伟康(Kurt Tong)表示,那些在中国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开展业务的美企,现在已经不再倾向于在华府进行公开游说,以捍卫他们在中国的投资,因为美国政府和国会就会回应,「你应该把这些投资放在美国」。

    尽管如此,何迈可仍表示,他依然认为与中国仓促脱钩将是一个错误,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害,也将对美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害。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