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科学家发现异性其实并不相吸 这种人才相互交往(图)

    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揭穿了”异性相吸”的神话,表明人们更有可能与那些在大多数特征上与自己相似的人成为伴侣。这项广泛的研究对遗传学和社会趋势有着深远的影响,强调了同类交配对后代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一项包含数百万对夫妇数据的综合性新研究揭示,相似的人倾向于相互交往。与人们普遍认为的相反,异性其实并不相吸。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U Boulder)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数百万对夫妇的130多个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系以及行为遗传学研究所(IBG)的博士候选人坦雅-霍维茨(Tanya Horwitz)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项于 8 月 31 日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杂志上的研究证实了个别研究数十年来所暗示的事实,打破了”异性相吸”的古老谚语。研究发现,在所分析的82%到89%的特征中,从政治倾向到初次性交年龄再到药物使用习惯,伴侣间相似的可能性要高于不相似的可能性。

    只有 3% 的特征,而且只在分析的一个部分中,个人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成为伴侣。除了揭示可能塑造人类关系的无形力量外,这项研究还对遗传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遗传学中的许多模型都假设人类的交配是随机的。这项研究表明,这种假设很可能是错误的。”该研究的资深作者、IBG 主任马特-凯勒(Matt Keller)说,他指出,所谓的”同类交配”–当具有相似特征的个体结合在一起–会使基因研究的结果出现偏差。

    回顾一个多世纪

    在这篇新论文中,作者对以前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或称荟萃分析),并对自己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元分析中,他们研究了199项研究中的22个特征,包括数百万对男女共同父母、订婚对、已婚对或同居对。最古老的研究是在 1903 年进行的。此外,他们还使用了一个名为”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的数据集,对英国近 8 万对异性夫妇的 133 个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许多很少被研究的特征。

    同性伴侣不在研究范围之内。由于其中的模式可能会有很大不同,作者现在正在对这些模式进行单独研究。

    在这两项分析中,政治和宗教态度、教育水平以及某些智商指标等特征显示出特别高的相关性。 例如,在一个量表中,0 表示没有相关性,1 表示夫妻总是具有相同的特质,政治价值观的相关性为 0.58。

    与药物使用有关的特征也显示出很高的相关性,重度吸烟者、酗酒者和嗜酒者倾向于与有类似习惯的人结成伴侣。

    与此同时,身高体重、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等特征的相关性要低得多,但仍呈正相关。例如,神经质的相关性为 0.11。至于某些性格特征,如外向性,则根本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霍维茨说:”人们有各种理论,认为外向的人喜欢内向的人,或者外向的人喜欢其他外向的人,但事实上,这就像掷硬币一样:外向的人和内向的人最终在一起的可能性差不多。”

    异性相吸的情况反倒很罕见

    在荟萃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异性相吸。在英国生物库样本中,他们确实发现了少数几种似乎存在负相关的特质,尽管相关性很小。

    这些特征包括:时间型(一个人是”晨鸟”还是”夜猫子”)、忧虑倾向和听力障碍。他们说,必须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解释这些发现。夫妻最有可能相似的特征是出生年份,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

    但是,即使是很少被研究的特征,如一个人有过多少个性伴侣或他们是否在孩童时期被母乳喂养过,也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

    霍尔维茨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我们觉得自己可以选择人际关系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着我们并不完全清楚的幕后机制。”

    对下一代的影响

    作者们指出,夫妻间的共同特征有多种原因: 有些人在同一地区长大。有些人被与他们相似的人所吸引。有些人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越相似。根据不同的原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例如,霍维茨解释说,如果矮个子更有可能与矮个子生育后代,而高个子更有可能与高个子生育后代,那么下一代中就会出现更多身高极端的人。精神、医学或其他特征也是如此。还有可能产生社会影响。

    例如,以前的一些小规模研究表明,美国人越来越倾向于与教育背景相似的人结成伴侣–有人认为,这种趋势可能会扩大社会经济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新研究还表明,不同人群的特质相关性强度不同。作者猜测,它们很可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研究人员提醒说,他们发现的相关性并不高,不应该被夸大或滥用来推动某种议程(Horwitz 指出,同类交配研究曾被优生学运动所利用,这是非常可悲的)。他们确实希望这项研究能引发更多跨学科的研究,从经济学到社会学,再到人类学和心理学。

    她说:”我们希望人们能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自己的分析,更多地了解人们最终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参考文献:《基于对 22 个性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以及英国生物数据库对 133 个性状的分析的人类伴侣间相关性证据》,作者:Tanya B. Horwitz、Jared V. Balbona、Katie N. Paulich 和 Matthew C. Keller,2023 年 8 月 31 日,《自然-人类行为》。

    DOI: 10.1038/s41562-023-01672-z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