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三中全会后 学者:中国仍面临3大挑战 半导体成熟制程将过剩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长刘孟俊。(记者林宸谊/摄影)

    中共三中全会闭幕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长刘孟俊19日表示,三中全会后中国仍面临人口老龄化、环境保护强化、国际环境挑战增加不确定性三大挑战。至于中国近期扩大成熟制程芯片产能,未来会发生产能过剩对全球造成威胁。

    刘孟俊在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举办的「解析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座谈会」上指出,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预测,中国短期1到3年人均GDP保持在4%到5%。中期 5到10年随着结构优化和新质生产力 发展,人均GDP成长维持在3到4%左右。2035年人均 GDP成长「有机会」达到2万美元,达到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不过刘孟俊直指,人均GDP成长速度跟GDP成长规模速度不兼容,隐含人口成长速度减缓,因此整个三中全会要处理中国未来风险,例如升级创新能否吻合,如何解决人口老化,政府债务房地产风险是否会影响到长期稳定,以及国际因素、美中之间关系,地缘政治等都会影响到GDP。

    刘孟俊表示,这次「决定」提到很多「科技」解决国内外问题,提到「集中资源办大事」思维,尤其是新的结构调整,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运用推动产业升级,因此在2010年提出战略新兴生产力, 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年」, 2024年提出「未来产业」,可关注新材料、新能源等。

    刘孟俊指出,这次三中全会,仍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轴,社会目标是共同富裕,区域均衡发展和提高人民幸福感,不仅是追求经济发展,也注重社会公平和永续发展。

    因此配置一个高科技发展模式,不会大规模刺激内需消费,主要通过温和刺激,提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百姓收入,优化消费环境等。

    刘孟俊表示,三中全会提到「新型举国体制」,最大特点把民营经济纳入,像是产业标准设置,要走到海外,例如电动车、独角兽企业,以及民营经济创新,科技产业液化然后走到国际市场,缩短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

    至于外界关注中国近期扩大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日前也发布报告,估计到2025年,中国芯片制造商的产能将增加14%,增速是其它地区的2倍以上,每月将达1,010万片晶圆,约占全球总产能的三分之一。

    刘孟俊认为,解决半导体还需要很多环节,民营经济如果没有推到国际市场,花再多钱靠国企也是没用,尽管中国的曝光机的设备突破有进展,设备采购和进口成为全球少数国家中进展非常快,但在成熟制程方面,未来会发生产能过剩对全球造成威胁。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