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209279 帖子

    第一批逃去新加坡的中产,后悔了

    导语如今的新加坡,房价暴涨、物价逆天、移民太难、就业天花板等等问题,让新加坡一步步远离国内中产,不再成为中产移民的天堂!来源:金融八卦女频道(ID:baguanvpindao)作者:伍豪这两年,隔段时间就会有富豪移民新加坡的热潮,很多人都吹捧新加坡有多好,多么适合中产移居。但真相就是这么残酷!如今的新加坡,房价暴涨、物价逆天、移民太难、就业天花板等等问题,让新加坡一步步远离国内中产,不再成为中产移民的天堂!01新加坡成了富豪的“天堂”就在去年,新加坡成为大陆富豪家族办公室最多的国家,超过香港。这些年,新加坡成了大陆富豪的“天堂”,虹吸着全世界的财富。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新加坡单一家族办公室管理资产总额翻了5倍,尤其是大中华区,更是新加坡富豪家族办公室最主要的来源。当下的新加坡,你知道有多少富人们?身家至少100万美元(约136万新元)的百万富翁共计52.6万人,占人口比例将近10%;净资产达到3000万美元以上(约4067万新元)的富豪人数达到4206人。仔细看看新加坡富豪榜上的名单,除了那些在新加坡出生的老华侨,排名靠前的至少有5位是在中国致富之后才移民到新加坡的,他们连国籍都改了,比如迈瑞医疗的李西廷,海底捞的张勇,都在新加坡成立家族办公室。就在最近,新加坡财政部长表示:新加坡计划提高对高端房产和豪华汽车买家的税收,以应对全球富裕家庭涌入所导致的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事实就是如此,就在去年新加坡大幅度抬高富豪入户新加坡的门槛,家族办公室的门槛将从500万新币涨到1000万新币,也就是人民币4700万,2年内投资管理规模需达到2000万新币,也就是9400万人民币。新加坡就一个,富豪太多了,供不应求,涨价了!02富豪的新加坡,正在远离中产冰火两重天!新加坡的房价和房租对中产非常不友好。这两年大量资本和土豪的涌入,让房价和房租价格都在暴涨。2022年期间,新加坡住宅价格环比上涨3.5%,涨势持续九个季度。房价贵,房租更贵。本地公寓和组屋房租价格继续走高,去年新加坡公寓租金连续26个月上涨,组屋租金连续22个月上涨。近一年来新加坡房租价格普遍上涨了30%~50%。一位来自大陆的新加坡网友阿强,典型的中产,已经拿到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他表示幸亏前年3月早下手买了房。因为他发现,前年这套房子的挂牌价还是200万新币(约1026万人民币),去年卖到了270万新币(约1385万人民币),一年之内涨了35%。去年7月才来新加坡的大陆程序员阿华,在社交平台上无奈的吐槽:“最近租房太疯狂了,房子都靠抢,很多房东坐地起价,看哪个租客开的价钱更高就租给谁。”目前,新加坡房租相比往年都大幅上涨,租房的行情如下:单身公寓,租金3000-4000新左右;两房以上,租金在4000新以上;合租,单间租金2000新以上。富豪们无所谓,但房价和房租的暴涨,直接冲击了在新加坡生活的来自大陆的中产们的日常生活。新加坡挣钱新加坡花,一分钱别想带回家。根据新加坡权威房地产网站数据,截至去年,新加坡私人公寓与组屋的租金已分别连续上涨21个月、27个月,涨幅达到了31%和24.7%。03物价畸高新加坡不仅房价房租贵,物价更是畸高,甚至比北京物价还高,新加坡的通货膨胀率去年创下了13年新高。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学姐阿丽告诉笔者:”在新加坡,快吃不起了。随便点一顿外卖都要30新币(折合人民币约150元),去外面的餐厅吃饭,还要格外收取17%的服务费。”超市里的物价更是让学姐惊呆了!一小篮草莓能卖到80 新元(约400人民币),一瓶啤酒25 新元(约125人民币)。小红书上随处可见吐槽新加坡物价的网友。比如一菜一肉,咖喱鸡肉 一点点芥蓝要15新币,约合¥73。两个人吃个火锅,花了600。昂贵的物价甚至连新加坡土著也承受不起,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去食阁解决吃饭问题。(类似于社区食堂,通常建立在政府承建的组屋附近,价格实惠。)那么,在越来越贵的新加坡生活,一个月需要花多少钱?一位新加坡网友算了一下自己一家三口,夫妻都要工作,没车,租房,没保姆的情况下,每月日常生活在新加坡的花费大概一个月花费:S$8000(折合人民币40000元)。在新加坡一个月能赚多少呢?根据新加坡人力部的最新数据,从2020年到2021年,个人工资加公积金中位数,达到4680新元,2021到2022年上涨到了4850新元。貌似有点入不敷出啊!无奈之下,为了控制涨疯了的物价,去年新加坡当局甚至不惜出手15亿补贴、让新币升值以缓冲通胀压力。04移民门槛对中产大幅度提高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一次峰会上提到,“我们只有350万新加坡人,但却有数十亿人可能正排着队进入新加坡。”从当地甄选人才不断提高的门槛来看,如今的新加坡,富豪都过剩,更不缺人才。所以,中产想移民新加坡,门槛很高!目前,新加坡移民门槛对于大陆中产来说,相对最低的路径就是:EP(工作签)转永久居民,这个是打分制入籍,评估的是申请人的学历、工资、行业、在新时间、财产等状况。但就在刚刚,新加坡已经开始大幅度提高打分制入籍的门槛。规定从今年9月起,除了满足5000新币的工资门槛之外,新加坡政府还将按照候选人的薪资、学历、企业员工国籍多元化、本地员工数量四个维度进行打分,40分以上的候选人才有资格申请。以工资为例,如果申请人的月薪超过了90%的同行、同龄人,才能拿到20分,这个门槛太高了。移民门槛高,工签门槛也不低。新加坡政府的政策是倾斜本国民众的,也就是说,企业在员工背景多元化的基础之上,还要雇佣超过半数的本地人才会有加分。而为了雇佣本地人,公司给大陆中产发放工签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没有工签,就拿不到永久居民身份(PR)。在新加坡,没有PR,中产打工人生活处处都是麻烦,工签持有者不能申请价格低廉的组屋,只能购买昂贵的私人公寓,还需支付一笔税率高达34%的印花税,而以永久居民身份买房,印花税只需9%。05就业存在玻璃天花板在新加坡就业,大陆中产有着与生俱来的玻璃天花板,想进大公司很难,就算进了大公司,也很难提拔。新加坡工作准证的申请门槛,一年比一年高,每月薪资不得低于5000新币(约25650人民币)。“那些带着高学历与技术到新加坡的大陆中产,必须成为“人中龙凤”,才能留在当地工作。”就算留在当地工作,也很难在谷歌、Meta这样的世界五百强大公司谋得一个基础岗位。”阿兵是一位来自杭州的互联网技术精英,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在新加坡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很幸运的进入了新加坡大厂工作。从他的朋友圈能够看到,他在周末辗转参加华人校友聚会,在周围高楼耸立的金沙湾开帆船,去年假期,他去了日本和东南亚旅行,看到了富士山的樱花和巴厘岛日落时红色的天空。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都不能说他在新加坡过得不好。但只有阿兵自己清楚,在新加坡他过的并不太如人意,和他对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尽管来新加坡已经三年,但阿兵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走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目前为止,他还没找到一条向上的路。他在大厂办公室里常与五湖四海的同事们聊起这个话题就黯然神伤,”哪怕干得再出色,他们这些外国人很难在新加坡谷歌、Meta这样的国际大公司获得晋升。”阿兵说,职业生涯也没过多的指望,如果以后新加坡不好待了,就去美国找找机会。阿兵的境遇就是无数大陆中产的一个缩影。随着外来人口增多,新加坡政府不得不平衡本国公民与外国人之间的关系,尽管全球三分之一的500强企业将它们的亚太总部设在了新加坡,但它们仍倾向于聘用本地人。06投胎技术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综上所述,新加坡不是中产的天堂,更不是梦想成为中产的年轻人的天堂。在新加坡,富人们有足够的资本,通过各种手段,修建自己的财富壁垒,阶层鸿沟难以跨越。就像欧美那种富豪家族,世世代代绵延数百年!在新加坡,请不要相信富不过三代!对于想移民新加坡的中产来说,这个话听起来可能会觉得很难接受,自己在新加坡辛苦一点,下一代就能跳跃阶层。说实话,概率太低。新加坡,就是这么残酷,投胎技术成了新加坡普通人乃至中产们难以逾越的障碍。(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阿强、阿华、阿丽、阿兵为化名。)

    生物黑客:新富人的“长生不老术”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 | 木子童编辑丨渣渣郡题图丨IG@Joey Guidone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当人“穷得只剩钱”了,还能有什么追求?有人仰望星空,有人乞求长寿。当正规途径的医疗研究成果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巨富们迫切的延寿需求,滴答作响的时钟催促他们做出更激进的选择。于是,新时代的炼金术士出现了,现在,他们叫做“生物黑客”。生物黑客,听起来就像“人体帝国版”的基努·里维斯,暗戳戳修改生物体内代码,跟疾病与死神卡bug。从这个名词很容易联想到基因编辑和赛博格人类,而这只是“生物黑客”的冰山一角。从最宽泛的定义上来说,生物黑客就是使用DIY生物学的人,或者换个更接地气的说法,是专门搞生物的“民科”。他们或是专业人士,或是本职与生物八竿子打不着的爱好者,绕过实验室操作规范、绕过科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像“黑客”一样,通过自学的生物知识在自家车库自己动手实现各种奇怪的目标。这些目标通常听起来“非常酷”,都是些原来只能在科幻小说里过过嘴瘾的禁忌秘术。比如不需要锻炼也能轻松获得肌肉的“脂肪炼金术”。JosiahZayner,一位美国宇航局前工程师,曾经举办过一次名为“手把手教你如何使用CRSIPR进行基因编辑”的公开讲座。在这堂讲座上,他声称自己成功掌握了肌肉生长的秘密,并且当众向手臂内注射了相关CRISPR基因编辑组分,试图让脂肪自动转化为肌肉。还有“苹果器官创生术”,用苹果一类的蔬菜水果培养人体组织。这是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研究主席AndrewPelling工作之余的余兴游戏:请妻子用苹果雕刻出人类耳朵,洗去其中的苹果细胞,在剩余的纤维支架中移植人体细胞,并培育其生长。洗掉苹果细胞主要用到的是肥皂、水和酒精,整个过程几乎在自家厨房里就能完成。苹果耳朵培养成功,他还计划用芦笋的茎制造“血管”和“脊髓”。他相信这些蔬菜器官能让器官移植变得更加廉价,但如此离奇的探索方向显然不适合在正式工作中提上议程。更激进的朋克系生物黑客操作更加生猛,简直就像弗兰肯斯坦附身的玩儿命现场。在皮下植入磁铁和感应器,这些故事诸位大概时有耳闻,但人体灯泡呢?一位名叫Justin Worst的生物黑客曾在皮下植入5个LED灯泡,当它与磁铁接触时,就会透过皮肤亮起雾蒙蒙的红光。这是他与朋友TimCannon的阶段性实验成果,他们的终极梦想是开发出一种廉价的心脏植入物,一旦宿主的心脏病可能发作,它会侦知前兆,并且发出刺目的光芒做出提醒。更有甚者复活了那些人类好不容易才消灭掉的病毒。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一群学生从零开始重建了“马痘”,这是天花的近亲,而执法机构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从商业公司购买了一些DNA片段,然后将它们粘合在一起,引入被另一种痘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这意味着,生物黑客只要想,就有能力复活天花,并且散播出去,收割生命。而这一切只需要一个20美元左右的新手包就可以起步。当然,大多数生物黑客并不想做恐怖分子,他们的自我定位更接近“侠盗罗宾”。如果说传统黑客是在挑战互联网巨头的权威,那么生物黑客就是对生物寡头的去中心化。“为什么人人都可以自己写小说,却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基因?”生物黑客想把玩生物的权利从大型公司手中“偷回来”,让高端生物技术像编程一样,从少数人掌握的实验室进入普通人的日常:“到时候,做个生物实验就像去纹个身一样简单。”他们免费教导普通人自制昂贵的专利药物,因为他们认为某些大型医药公司靠不断微调专利形成垄断,已经赚取了“过多的利润”。生物黑客Michael Laufer发布EpiPen的DIY教程,这是一种价格居高不下的肾上腺素笔生物黑客还尝试帮助人们根据自己的病情订制最适合自己的药物——不需要考虑利润与普适性,这是你为自己亲手制作的“私人订单”。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名为Body HackingCon的一次生物黑客聚会上,一位生物技术公司高管演示了他自制的疱疹治疗药物,还有人开发了基于自己基因的HIV治疗药物。全球各地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生物黑客聚落。他们聚集在某个破落的公寓里,或者谁家比较宽敞的车库,就像那些年轻的创业极客。在周围的和睦友邻看来,这里常年出入着一些奇怪的人,其中一些可能还留着莫西干头、嘴唇上挂满铁环。他们明显不是正经生物学家,但却鼓捣着可疑的生物实验。以至于几乎每个生物黑客聚落都遭遇过邻居举报。叮咚,门铃响起,打开大门,面对满脸警惕的警察,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解释:“不不警官,我们不是在自制毒品。”生物黑客的小作坊里,没有KPI,也没有回报率,想干点儿啥都可以。有人想造一瓶荧光啤酒,不为什么崇高的目标,只是想在周末的聚会上博得一片哇塞。还有人制造了荧光兔子,这是2000年左右的早期生物黑客成果,制造者是位艺术家,他的作品后来成了某种文化符号,专门用来指代那些有悖伦理的疯狂科学家。上图:荧光兔;下图:《神探夏洛克》中的“邪恶实验”不过,正如我们所能想象的,这些非正规军的尝试通常以失败告终。Josiah Zayner的脂肪炼金术给他的手臂带来任何可喜的变化,HIV自制药也只带来了病毒载量的上升。但硅谷富豪们正在试图用大把大把的钞票改变这一现状。当真正的极客遇上“生物黑客”,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尤其是这些极客手里还攥着足以实现任何疯狂想法的巨大资金流。他们就像钢铁侠,有钱任性,且极富冒险精神,深信科技可以逆天改命。硅谷富豪有资格接受最顶尖的医疗,但他们并不满足,因为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谈到的,谷歌投资了抗衰老子公司Calico——它的使命是“挑战死亡”——但“可能来不及让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长生不死”。因为合规的医学成果应用要经过漫长而严谨的验证过程。这让习惯创造奇迹的硅谷精英们无比沮丧:“我们有这么多钱,但我们只能过正常的生活。”谢尔盖前妻妮可·沙纳汉在一次晚会上透露,某天谢尔盖突然打来电话:“我正在读《未来简史》这本书,它在第28页上就说我要死了。”于是,年少得志的硅谷富豪们把目光投向了见效更快的生物黑客。就像古代的君王, 他们愿意成为最新“抗衰技术”的小白鼠,成为不老仙丹的第一位品尝者。而他们的成果几乎引领了近十年每一次“养生潮流”的转向。那么他们都是如何抵达“衰老逃逸速度”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习惯从自己了解的架构去理解世界,对于历代皇帝来说,这或许是阴阳五行,而对于硅谷极客来说,无疑只能是“代码”。这些习惯把一切数据化的家伙坚信,衰老也是可以被量化的。因此,只需要掌握适当的“编程方式”,就可以重写基因,改变衰老的状态。最近因为“蓝图项目”大出风头的布莱恩·约翰逊正是其中一员。聘请30位医生、花费200万美元,45岁的他成功逆转衰老,拥有了37岁的心脏、28岁的皮肤,以及18岁的肺活量和体能。作为一名前码农,他如同崇拜上帝一样崇拜量化数据工程。自打蓝图项目开始,他就成了“信息”的化身。约翰逊的全素营养餐,据说打成泥后,尝起来和泥浆一模一样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对应的精细测量,单单是他的肠子就有33537张照片。体重、体温、体脂率、血糖、血氧和心率变化是每天必测的内容。每个月还有全身核磁共振和超声波检查,用于追踪大脑各部分的数据、肾脏、甲状腺、神经系统的情况。还有血液、粪便和尿液的定期检查。甚至就连阴茎都有相应设备,用于观测他夜间勃起的次数。这些涵盖全身78个器官身体数据精准到几乎可以3D打印一个完全一样的约翰逊,包括他的颈动脉厚度。对照这些身体数据,医生团队为他制定了无比精细的抗衰计划,包括每天摄入哪些食物、药片,进行哪些运动和医美。从此,约翰逊成了数据的奴隶。他必须在固定时间入睡,并在早晨5点起床。每天可以挨饿,但不可以运动不足量,为了皮肤,他每天需要涂抹7种药膏,每周进行刷酸和激光治疗,为了牙齿,餐后除了刷牙、使用口腔冲洗器和牙线,还要用茶树油漱口,最后抹上抗氧化凝胶。看起来没有太多“科技与狠活”,但这正是硅谷流的养生之道,把一切都简化为“量化数据控制工程”。最传统的“嗑药”当然也必不可少,这也是硅谷巨富们最常见的养生方式。不少人几乎是拿药当饭吃,当然,其中很多药片被称为“补充剂”,比如番茄红素、锌、锂、肌酸和胶原蛋白肽。奇点大学创始人、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就是这么一个药罐子。根据他在英国《金融时报》的分享,他过去每天要吃250粒营养药丸,分别照顾“心脏健康、眼睛健康、性健康和大脑健康”。现在得益于食品科学和制药技术的进步,这个数量减少到了100粒,这种吃法,他一吃就吃了近10年,每年光买药就要花掉100万美元。各种补充剂在嗑药流战士体内形成微妙的平衡,共同组成妄图欺骗时间的屏障。不少民间后来流行的“抗衰神药”都是让硅谷人先吃火的。比如二甲双胍、NMN和白藜芦醇。二甲双胍本是一种糖尿病患者的廉价药品,用于控制血糖,但一些研究指出,它可能有更好的减肥和抗衰老功效。NMN是基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研究所开发的补充剂,口服NMN可以提高体内的NAD水平,而后者被证明能够延长染色体端粒、预防和修复DNA 损伤。换句话说,体内NAD越多,你就越年轻。还有白藜芦醇,也是类似的功效。但这些激动人心的效果大多只在实验动物——比如老鼠——身上得到过验证,目前还没有足够可靠的人体试验证明。但硅谷巨富们并不care这些,他们的私人医生向他们保证,这很可能对人体同样有效,只是“缺乏一些官僚主义步骤”。于是,当他们吞下这些药片,并在一次次聚会中若有若无地炫耀自己的状态后,这些并不合规的药物俨然成了“慈禧太后的驻颜秘方”。不久前,冲向二甲双胍的跟风者甚至造成了这种小药片的短缺,让一些真正需要的糖尿病人都买不到了。但另一些研究指出,这些未经验证的药片可能意味着很多风险。比如二甲双胍会降低人的有氧运动能力,抵消锻炼带来的有益物质,或导致人体缺乏维生素B族。嗑药的同时,很多人还信奉“间歇性断食”。这也是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了——像古人一样,饥一顿饱一顿地进食。因为一些研究指出,禁食能够帮助增强免疫系统、对抗前驱糖尿病,以及在小鼠身上延缓衰老。AI工作室All Turtles首席执行官Phil Libin,以及青年企业家SergeFaguet都是间歇性断食爱好者中的一员。Libin通常每三天进食一次,这一顿一定吃好,比如烤鸡肉串或者高档寿司。最长的时候他甚至会断食8天,并对此赞不绝口:“有一种温和的欣快感。我的情绪变好了,我的注意力也更好了,而且能量源源不断,它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CEO。”Faguet也表示,这让他变得“更平和、更瘦、更外向、更健康、更快乐”,还有,最重要的,他的性欲显著增强,让姑娘们非常高兴。这种做法后来也流入民间,不过比起吃药来,这令更多人难以接受:难道拼命赚钱就为了吃不上一顿饱饭?看看这过的是什么苦日子!不想“花钱受苦”的富豪选择求诸外物。150年前,一次“共生试验”将一老一少两只活鼠的血液系统手术连接在一起,让它们共享血液循环,结果发现老鼠似乎重获青春。十年前,研究者又重复了这项试验,发现老鼠的肝脏、肌肉和大脑组织都因此变得年轻。几年后,斯坦福大学的TonyWyss-Coray团队更进一步发现,给老鼠注射小鼠的血浆,能提升它们的认知能力。这篇论文发表在《Nature》上,重新唤醒富人对于“换血术”的热情。硅谷真正的大佬、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Thiel就在此时入坑,他投资了创业公司Ambrosia,这是一家主营“年轻血液”的生物公司,为任何付得起账单的人提供“焕新”服务。支付8000美金,你就能获得1.5升来自25岁以下年轻人的新鲜血浆,以及一次输血服务。据称,该公司已经至少为100多名富豪提供过这种服务。客户反馈非常良好,声称皱纹因此减淡、身体状态也更加年轻。不过也有报道显示,一些民间人士试图效仿,结果因为不洁净的血浆反而染上了重病。Peter Thiel因此获得“吸血鬼”外号还有人移植年轻人的粪便提取物,和换血的原理一样,一些动物身上的研究显示,年轻个体的粪便中可能含有大量有益健康、延缓衰老的微生物。甚至是接受基因疗法。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NMN发现者大卫·辛克莱尔一篇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指出,基因编辑可以逆转小鼠青光眼的进程。他解释称:“我们的研究表明,可以安全地逆转视网膜等复杂组织的年龄并恢复其年轻的生物学功能。”已经有不少人对此公开表示了兴奋。前两年流行过“零重力漂浮舱”,那会儿很多人搞不懂它凭什么那么昂贵。一个椭圆形的“小棺材”,灌满盐水,躺进去漂上一个小时就要499元,怎么看怎么像智商税。但如果承接上文,这件事就好理解了。漂浮舱也是“硅谷长生术”的一种,据说有助于减轻压力、开启冥想、重置身心。你以为购买的是盐水漂浮,其实购买的是“硅谷长生术”体验券。一家生物黑客公司的老板AaronTraywick几年前就被发现死于这样的一台设备,每当尝试了一些新药物,他总是喜欢进这样的设备躺一躺。结果某一天,药物效果太强,让他失去了意识,陨落在了探索长生的征途。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设备。布莱恩·约翰逊正在使用一种声疗仪器,播放目前听力无法捕捉的声波,刺激耳朵和大脑细胞以提升听力。还有人使用脑电波调理仪,试图改善睡眠。Aaron Traywick正在展示注射一种自研药剂作为站在世界顶端的成功者,掌握着最好的资源,硅谷巨富们比谁都更想活。前Facebook总裁肖恩·帕克曾这样描述他的未来愿景:“因为我是亿万富翁,我将获得更好的医疗保健,所以……我将活到160岁,我将成为这类不朽霸主的一员!”在那些名流云集的晚宴上,养生和抗衰总是最受欢迎的话题之一。但比我们富有的人还活得比我们更久,是不是一种非常令人绝望的前景?几乎是在了解到这些“硅谷长生术”的同时,一个可怕的念头就出现在我的脑海:更长寿的富人是否将变成“不死的神”?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罕见的担忧,电视剧《硅谷》就曾经专门以换血大佬Thiel为原型,创造过一个讽刺性角色。剧中的投资大佬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一名年轻健壮的“输血助理”,随时汲取青春活力。并且他会满含忧虑地表示:“我今早验了血,照这样下去,我只能活到120岁。”而996到随时可能猝死的打工人只能对此努力表现出同理心:“天啊,这我很抱歉”。更加黑色幽默的是,辛克莱尔还曾经发表论文指出,人们应该食用更有压力的“不开心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在糟糕的环境下长大,那么它们体内会积累更多的抗压物质,这有助于人类健康。两条新闻结合起来看,今后富豪们是不是需要培养更有压力的“韭菜”,然后收割他们的血管?对此,许多长寿学家表示乐观。他们认为,短期来看,硅谷富豪的“不老术”投资可能加剧阶级固化,但长期来看,他们有希望成为人类的前哨。这不止是自身长寿的追求,也在改变我们对长寿的认知。“我认为衰老是可塑的,它是经过编码的,如果某些东西被编码,你就可以破解密码。”一位捐出200万美元资助抗衰研究的硅谷老板说道,也就是说,人固有一死,但他认为在死前我们可以尽力延缓衰老和疾病的降临。如果衰老速度减缓,人类寿命自然会随之延长,心脏病、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等老年病的发生概率也会随之降低。最理想的状态是“发病率被压缩”,在寿命抵达自然终点时,我们都能“无疾而终”——拥有快速且无痛的死亡。这并非不可能实现的畅想,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接近一倍。近10年来,年龄突破百岁的老人也在不断增多。辛克莱尔在他名为《寿命》的书中提出:“到下个世纪之交,一个在122岁去世的人可以说‘已经过上了充实的生活,虽然不是特别长’”,到那时,活到150 岁“可能并非遥不可及”。而硅谷富豪的“生物黑客”试验,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就像曾经的炼金热一样,虽然可能最终并没能炼出贤者之石,过程中的副产品却成了现代化学与物理学的基石。比如这位大佬,用尿液炼金不小心炼出了X射线人生一百五十年,并非遥不可及。而届时,更值得思考的是,人类社会的所有既成体系与价值都将重新改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位女性的健康寿命达到160岁,那么生育和抚养孩子的几十年只是她生命中短暂的一段时光。这种情况下,“女性”的社会角色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将是一个全新而有趣的研究领域。不过在讨论未来社会学之前,还有一个更加不容忽视的问题:真的所有人都愿意活到这么长时间吗?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生命是个热力学问题:“从热力学上讲,我们没有理由不能无限期地推迟熵,我们可以永远结束衰老。”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平民来说,这却是“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或许只有对于富人,永生才是一件令人无限期待的事情,生命如此美好,手中千秋万代的基业如何不叫人“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12万公务员达临时协议结束罢工 税局员工谈判未有结果工潮持续(图)

    加拿大公共服务联会(Public Service Alliance of Canada,PSAC)今日凌晨表示,已与联邦库务委员会(Treasury Board)就 120,000 公务员的劳资合约达成初步协议。工会表示,该协议包括4年内工资总额复合增长 12.6%、新的遥距工作的规定文本,以及与工作外判相关的保护措施。超过 120,000 名工人预计将在今日(周一)早上 9时或下一个预定上班日期停止罢工并返回工作岗位。公务员罢工经过 12 天设置纠察线和周末的激烈讨价还价,工会表示已在联邦库务委员的管辖范围内为4个谈判小组达成临时协议,该协议仍需得到工会 成员的批准。PASC在今日凌晨1时30分发出声明公布劳资达成协议,声明指出,「在临时协议内,PSAC 为成员争取到一份公平的合约,该合约超出政府在罢工行动前的最初建议,并高于公共利益委员会以及其他联邦谈判代表建议的工资增长,并为 PSAC 成员的遥距工作提供重要的新保护措施。」库务委员会官员周日晚上拒绝发表评论。由于遥距工作、工资和工作保障等关键谈判问题仍然存在,税务局雇员工会与政府的合约谈判将继续进行,预计35,000名税局员工将继续在税局大楼设置纠察线。

    马斯克警告经济严重衰退即将来临:没人比我更懂

    马斯克并非经济学家,因此他的批评者常会说,当涉及评价全球以及美国经济的健康状况时,马斯克的意见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不过,马斯克本人显然并不这么看——在上周日最新发布的一系列推文中,这位全球瞩目的亿万富翁就认为,其作为一位旗下拥有多家全球尖端科技领域企业的商业领袖,完全有能力准确评估出全球经济的温度和脉搏……这位亿万富翁在当地时间周日的一系列推文中写道:“在特斯拉、Starlink和推特之间,我一个人掌握的实时全球经济数据可能比任何人都多。”马斯克认为,与美联储相比,他拥有的数据才是反映经济形势的“实时景像”,这让他能更好地了解了眼下经济领域真正在发生的事情。事实上,过去数月这位全球风头无二的亿万富翁就一直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非常不满。自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就一直在激进加息,以试图遏制消费者和企业所面临的高通胀。但包括马斯克在内的经济学家和商界领袖已陆续警告称,这一历史罕见的紧缩行动将削弱经济,并有可能导致衰退。在马斯克看来,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目前已经处于“轻微衰退”的经济将经历“严重衰退”。他是在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LarrySummers)发表的推文下做出这一预测的。萨默斯在4月29日发表的推文中写道,“如果美联储继续采取紧缩措施遏制通胀,我预计经济放缓可能会到来。我认为,未来12个月某个时候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相当大,概率可能为70%。”马斯克对此回复称,“美联储的数据有太多的延迟,温和的衰退已经出现。”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马斯克辩称,银行业危机是经济放缓已经开始的一个迹象。他以“煤矿中的金丝雀”和“墓地”来比喻并描述眼下的这场危机……“不仅仅是煤矿中的金丝雀(硅谷银行)死了,最坚定的矿工之一(瑞信)也死了,墓地很快就被填满了!进一步加息将引发严重的衰退——记住我的话,”马斯克写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斯克的上述观点其实也不无道理。即便是美联储官员也往往不得不承认,官方的宏观经济数据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市场上某些行业或私营部门的高频指标,反倒往往能更为敏锐地捕捉到经济运行状况的微妙变化。马斯克在推文中提到了他执掌下的特斯拉、Starlink和推特。而确实,作为全美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人们对特斯拉汽车的需求趋势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大致反映出消费者支出的情况。推特自然更不必说,主要社交媒体上热词的变化往往也是经济学家关注的一处领域,往往能更为直观地反映人们的真实情绪。而有鉴于这家社交媒体平台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商,企业广告支出的变动也可能反馈出企业基本面的运营状况。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的经济学教授BrianBethune近期就表示,他认为美国通胀正在降温,其幅度足以让美联储暂停加息。“如果我是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我会投票赞成立即暂停加息。美联储有一定的可能是已经过度紧缩了。”

    歌手乃万在音乐节上单手脱衣甩向观众,引议后回应

    5月1日,针对“在音乐节上单手脱衣服”一事,96年女歌手乃万发文回应。她晒出多张音乐现场的图片写道:“不是家人们…给我都看尬了…这得是“乃万单手脱衣卡住了”或者“乃万单手脱衣彻底失败”才合理啊!得…五一假期第一天让大家看一乐呵。昨天我实在太开心了呜呜呜!!!!最热辣的还得是YOLO台下热情爆裂的你们,我真的好多爱给到长沙!给到YOLO!!假期背靠背四场进度3/4(瘫倒…)今晚 咱上海欢乐谷见!!!(嗷呜尖叫)”她还在评论区补充写道:“我跟你讲这个衣服它真的!太轻我手也没劲!一开始都没扔进观众区!还是工作人员给捡起来给观众的。”事件前情>>近日,乃万在长沙参加音乐节上演出,突然单手解开自己的衣服扣子,并将衣服甩向观众。没多久,相关话题登热搜榜,引发热议。5月1日早,乃万发文回应:五一假期第一天 让大家看一乐呵。公开资料显示,乃万(NINEONE),本名赵馨玥,1996年12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内地说唱女歌手、音乐人,曾参加《中国新说唱2019》《青春有你第二季》等。

    Breaking

    玩水枪喷到邻居身上 安省女子面临刑事指控

    多伦多一位刑事辩护律师表示“任何东西”都可以算作武器。图为水枪资料照。(Shutterstock) 【2024年09月13日讯】(记者王兰多伦多报导)安省锡姆科 (Simcoe)的一名女子因涉嫌在劳动节长周末假期不小心用水枪喷了邻居而面临持武器袭击的指控,至少有一位法律专家表示,这种情况相当于“令人遗憾的资源浪费”。 据CTV报导,9月1日,温迪·瓦希克 (Wendy Washik) 在参加社区烧烤活动时,与邻居家的一名孩子一起玩起了水枪大战。这位58岁的教育助理追着孩子跑到家门口时,不小心把水喷到了另一位邻居身上。 “我不断地道歉,”她在周三接受 CTV 新闻多伦多采访时补充说,邻居在事件发生后开始对她“大喊大叫”。 瓦希克说,邻居报了警,警察不久后就赶到了现场,指控她持械袭击。她声称,警察与报警的邻居交谈过,但没有询问其他人有关此事的问题。 “我当时非常震惊,简直不敢相信。我不断地对警察说,‘那是一把水枪。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在用水枪玩乐!’我简直不敢相信,”瓦希克回忆道,她说她没有犯罪记录。 根据安省警察局 (OPP) 9...

    从加拿大非法入境美国 现史上最大越境潮

    位于美加边境的执法和巡逻员。(GEOFF ROBIN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09月13日讯】(记者周行多伦多报导)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近日公布,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期间,从加拿大非法入境美国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据CBC报导,CBP数据显示,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北部边境共发现19,498名非法入境移民,其中大部分——15,612人——是在魁北克省与美国接壤的斯旺顿(Swanton)区被发现。而在前一年同期,北部边境仅发现了2,238名非法入境者。 今年夏季,美国新闻界开始集中报道北部边境的移民问题。8月22日,前总统川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除了批评南部边境的移民问题外,还指出北部边境的非法入境问题日益严重。 加拿大王家山大学(Mount Royal University)犯罪学家凯利·桑德伯格(Kelly Sundberg)分析,无论美国下一任总统是谁,北部边境问题都可能成为加拿大政府头疼的政治难题。他认为,川普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是有道理的,不仅川普竞选团队关切此事,哈里斯竞选团队也表示意识到北部边境的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加拿大一侧的执法部门也在加强边境控制。加拿大骑警警官查尔斯·普瓦里尔(Charles...

    与富裕国家差距拉大 加拿大越来越穷

    加拿大经济发展长期滞缓。图为多伦多金融区。(Cole Burston/加通社) 【2024年09月13日讯】(记者周行多伦多报导)尽管加拿大依然被视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如果将其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加拿大的经济表现已大不如前。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数据,加拿大经济增长疲软,加之人口激增,已导致其在全球富裕国家中的地位逐渐下滑。 今年3月,加拿大央行副行长卡罗琳·罗杰斯(Carolyn Rogers)曾发出警告,表示加拿大急需提升生产力,情况已经不容拖延。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虽然加拿大经济在整体上有所增长,但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2022年,加拿大人口增加了近130万,增幅为3.2%,而同期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1%,导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下滑。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今年第二季度,加拿大人均GDP再度下降了0.1%,这已是连续第五个季度的下降。 前加拿大央行副行长、现任卑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的保罗·博德里(Paul Beaudry)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加拿大的经济表现逐步落后,不仅与美国相差甚远,甚至在许多方面已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博德里解释说,人均GDP的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更为富裕,国民享有更多公共服务、医疗保健和教育资源,但加拿大的经济表现并不乐观。 2002年,加拿大的人均GDP约为美国的80%,而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已降至72%。过去20年,加拿大人均GDP一直高于OECD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这一优势正逐渐消失。2002年,加拿大人均GDP比经合组织平均水平高出8.6%,但到了2022年,加拿大人均GDP仅为46,035美元,已略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46,266美元)。 此外,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的差距也在扩大。2002年,两国的人均GDP几乎持平;到2014年,加拿大已下降至澳大利亚的96.6%;到2022年,这一比例进一步降至91.2%。 责任编辑:岳怡

    在中国存款20万 能回老家“靠利息生活”吗?(组图)

    img { height: 1818.181818181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1714.2857142857px;width:600px;}img { h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