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515 帖子
加拿大下令关闭字节子公司,TikTok回应
当地时间11月6日,加拿大政府发布公告称,经过多步骤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加拿大政府已下令终止字节跳动加拿大子公司TikTok Technology Canada在加拿大的业务。
公告称,这一决定是根据《加拿大投资法》(Investment Canada Act)作出的,该法允许对“可能损害加拿大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进行审查。公告称,加拿大政府并未阻止加拿大民众访问TikTok应用程序或在该平台创作内容,使用社交媒体应用程序或平台是个人的选择。
对此,TikTok加拿大发言人丹妮尔·摩根(Danielle Morgan)回应称,“关闭TikTok加拿大办公室将毁掉数百个当地高薪工作岗位,不符合任何人的最佳利益,公司将在法庭上挑战这一命令。TikTok平台仍将帮助创作者寻找观众、探索新商机,并帮助企业茁壮成长。”
一位普通人,谈移民加拿大的真实生活
一名全家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他移民加拿大前后的真实生活和经历,引起了不少国内移民人士的共鸣。作者在文章中,叙述了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持。文章内容如下:
一、出国的起源——心变凉了
我,一个极其普通、无权无势也不很有钱的中国人,也谈谈移民加拿大。
我是学电子的,毕业后自己钻研钻研电脑编程,在国内一家国营单位写写程序。国营单位嘛,搞IT就象炒冷饭,反正一个单位里就我们几个人会写程序,够领导使唤就行,就能混下去了。
领导嘛,他们只要会吃吃喝喝吹吹拍拍就行。我就这么混了快十年。有一年,领导和一个IT工程师突然过不去,互相热吵加冷战折腾了几个月,领导暗中找人想把那个工程师的工作接下来。等到领导确认那个工程师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就叫他回家了。
虽然这场争斗我是局外人,但是,我也象个看杀鸡的猴,想着自己到四十岁的时候,面对满街“三十五岁以下”的IT人员招聘启示,我还能有饭吃吗?
后来领导又和其他人有矛盾,他无意中对我说:“对人就是要狠,才能做的了工作!”我的心里越来越凉,越来越有一个强烈的思想冒出来——将来十年,自己在国内的环境里不知道哪一天会被怎么对待,趁着年轻,出国吧!
找中介办加拿大技术移民。在这过程中,我也在找机会离开这个国营单位。终于一天,我提出辞职。单位不放人,领导也来劝说我。我就坚持着,最后终于,他们把档案放了,我自由了。
然后我去找外资IT公司工作。一家美国独资公司,薪水很高,我在里面混的还算轻松。可是,过一阵公司宣告破产了,发了几千元遣散费,员工哭了一场。而我,签证却很快下来了,出国了。
说实话,一开始是有点不适应。毕竟我在飞机场向亲戚承诺要比出国前混的更光鲜。出国前那段日子,我也感受到自己突然变成了很吃香的人。
怎么说呢,有一次去办事,走出那家大厦(人们都知道那个大厦进出的人都是办出国相关事宜的),门口就一位老阿姨拦住了我——
“你还没有女朋友吧?这是我女儿的名片。”
“我,我已经成家了。”我脱口而出。
那位阿姨反应也很快:“哦,如果你有出国的朋友,也请介绍给我女儿。这个名片上有联系电话。”我只好把名片揣兜里。
回到家,我把这个故事告诉我妻子,把名片也交给了她。她说:“我可扔了?”我说:“扔掉吧。”
妻子打趣我:“你新丈母娘给你的电话也舍得扔?”“扔吧。”看着平时对我爱理不理的妻子居然也有几分醋意,我感觉出国的滋味真是让人飘飘然。
妻子遇到的事情更让人哭笑不得。
她打电话去社区询问:“我出国了以后,万一以后要回来定居,各项社保还能不能恢复啊?” 打电话给公安局:“我出国了,是不是要注销户口啊?我万一以后在海外住不惯,要回国定居,户口还给不给我恢复啊?”
社保的地方和公安局的人都是首先很奇怪地问我妻子:“你为什么还要回来?”好像遇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询问,遇到了一个不可能的话题。
我妻子也被问傻了,还是耐心地再重复一遍问题,他们才回答她的问题,并且告诉她:这种情况是比较少的,至少他们自己没有遇到过。妻子还是不放心国外到底怎么样,她叫我先出去,安顿下来,然后再叫她和孩子去。
二、终于出国了 举目无亲
租间房间住下来。找了一家工厂,做流水线工人。终于有了基本稳定的收入,叫妻子孩子来加拿大,再新租大些的地方搬去住。
最早两年,以前做白领的影子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而加拿大的白领专业工作又没有这么好找,不是不承认工作经历,就是遇到说听不懂我的英语。听说早几年来就好了,那时候很需要IT人才,再新的移民也不会嫌弃听不懂他的英语。
我时常懊丧的捶桌子,觉得这样做蓝领什么时候是个头。但是我也知道我不想再回到国内那种环境中去。因为我在国内所担忧的,已经在准备出国的时候就想清楚了。
这期间,加拿大一位华人请我业余为他做一个小项目,和另一位华人博士合作。那位博士也是中国大陆来的,在加拿大读了很多年书,后来找了一家IT公司工作,前一阵刚刚被 lay off(被解雇)。
我想,我现在这份工作虽然是蓝领,但不大容易被 lay off,我全家的稳定生活需要它。当然了,我这样想可能也是带有自我安慰成分,因为我本来就还没找到白领工作呢。就这样,我不断衡量着现实,认清了我这份蓝领工作的意义。
我妈则给我打电话来,问起我妻子是否工作。我和妻子决定,我工作,她在家带孩子。如果她去工作,孩子就得去daycare(日托)。算来算去,除了要多交税以外,好像她打工的很大一部分钱还要交给daycare。也不知道这样算准确不准确。
而我另有一个私心。因为我小时候就是爹妈双职工,我的脖子上总是挂个钥匙,放学回来就到邻居家(我妈出钱把我在放学后的这段时间托给他们家),邻居对我不很关心。所以我总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得到充分的母爱,我说服妻子在家陪伴孩子。
三、几年下来 在加拿大渐渐习惯了
一家子守在一起,其实是很温暖、很容易过日子的。而我在这家工厂逐渐升到了机器操作员,工资也升到了十几块。逐渐的,我也品味出加拿大的好来。
加拿大好像是一杯清茶,苦也苦不死人。只要心平的过日子,就会知道老实人不吃亏,会慢慢返出淡淡的甘甜。
可能从国内刚来的时候,好像一个人嘴里吃惯了很多种浓浓的口味,突然被这种清淡吓一跳,因为很多事情不按照原来的思维方式来发生,也不按照原来思维方式来解释它的意义。比如,在国内,认为人人要苦拼苦斗做精英来换取某种生活保障,但是就是难以接受在加拿大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五天的普通labor(体力)工,一个人就能实现全家这种生活保障。
在国内,认为女的也要在各种证书班和公司不断拼打才行。在加拿大,女的却可以只做家庭主妇。在国内,认为孩子要处处不输在起跑线上才行。在加拿大,孩子不那么紧张,照样前途光明。也就是说,国内努力奋斗做精英和国外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全家每个人生活有保障。
加拿大环境好,就不用担心国内一个流行感冒,孩子就发烧到40度,深更半夜跑医院打青霉素,大人折腾、孩子吃苦。至少,孩子在海外发烧次数比国内少得多(两年才赶上一次),而且来势也没有那么凶猛,基本几滴退烧剂就解决问题了。
孩子上学很快乐,也不花钱。绿化好,不用买门票,等于到处是公园。就凭这两点,所以孩子不爱闹近视也不爱咳嗽。孩子在户外公共绿地奔跑,我看了都感觉很好。妻子在家带孩子,据她说,老师从来不责骂家长,孩子和家长之间也不攀比成绩和物质生活。
看个病也不用太担心经济问题,不用象在国内似的:揣摩着这个病那个药我们单位属不属于报销范围,给报销多少,实在病的难受还是挨过一晚上明早打个电话给单位,问清楚了再去看病。另外,来了加拿大后,病也少了很多。
我在海外打体力工几年,攒了些钱,但本人因为国内实在没啥钱,所以还是不怎么买得起房子。一咬牙把国内唯一的房子卖了,钱拿过来凑上,马马虎虎买个便宜的公寓,也算是在加拿大有了自己的房子了。
不太回国。说实话也是为了节省支出。有时候请爹妈来探个亲,他们老俩口也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干了一辈子,没有啥机会出国。他们来了以后,孩子有老人带,同时妻子就腾出空来去打个Part Time(兼职)贴补家用。
我们也没有时间精力金钱带爹妈到处旅游,就在周末带他们去本市几个景点走走,平时买东西时候带他们一起逛街。更多时候是平时我们上班他们带孩子,接送大孩子上下学,带着小的孩子到附近社区游玩,和几个华人家长聊聊。在他们眼里,和孙子女相处是感情上的很大满足。
爹妈来过再岳父母来,轮流,大家公平。
有时候问妻子:跟我出国苦不苦?她倒是觉得比国内好,在国内她工作难找,找到工作又干得那么辛苦。现在居然能在家当家庭主妇,或者即使偶尔打个兼职,也容易找,还不用象国内似的让加班就得加班,还老爱赖掉加班费。现在好了不知道多少了。
说到老人惦记不惦记我们,老人说,有时候会想念。但是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他们时常提心吊胆我们的工作竞争激烈、或者单位人际情况复杂,工作不好保;听着亲戚之间谁谁没有工作了,就想到自己的孩子的工作能不能长久。
现在呢,至少对我这家没有担心了,而且连孙子孙女他们都不担心了。对孙子孙女的教育费用不担心,而且对将来他们的生活保障也不担心。照我妈的话说:有能力尽可以去奋斗做人上人,没有能力也不怕饿死啦,有国家(加拿大福利)保着他们呢;这些孩子们也没有给爹妈养老的压力,你们的养老都是国家(福利)包了;对你们全家,我真正是一百个放心了。
没想到爹妈以前平时是如此牵挂我们的生存问题,现在才知道我们让他们一百个放心了。一时竟觉得这也是向爹妈尽孝的方式——让他们不用为我们家担心了。
确实,加拿大很寂寞。比起中国来,加拿大人口稀少。走出门就没见几个人,也没啥可玩乐的。但是,在国内,我和妻子也是忙着家里单位两点一线的,没有去娱乐场所的习惯。在国内,要买东西,基本是需要用了才去买,就去几家质量保证、价格实惠的店。出去逛街,也多数是eye-shopping(用眼睛看看),兜里几个钱从不轻易掏出来买奢侈品。
所以呢,对我们这家老实巴交的,在国内属于无权无钱的人来说,来到加拿大总算是舒了口气,不用为生存而战战兢兢啦.
已上路 莫回头:我的加拿大移民生活
要说我现在的状态,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一家人住在一直梦想中的海边小镇,有一所5间卧室的房子,还有我和大王各自的工作间。我们都在家工作,并且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重新建立了各自的事业。收入上每个月依旧没有结余,但保证生活已经不成问题,并且做的也都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在这个新的家园,我们结交了许多新的朋友,朋友甚至比原来在国内时还多,当我们寂寞或者需要帮助时,身边的朋友总是会伸出热情的双手。
我有一辆性价比很高的SUV,开着它想去哪就去哪;我还有一台不太贵的TCL电视,上面有几乎所有付费APP的账号,想看什么看什么;我有三套二手音响,家里每一层都摆了一套,虽然算不上高级,但随时都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我们有一个从没有拿过第一的儿子,学习,艺术,体育各个方面都不拔尖。不过孩子健康、善良、快乐,并且深深的爱着我们,一家三口每天腻在一起无比的幸福。
从心理状态上,我现在也变得越来越佛系,很少焦虑。没什么太大压力,也不用为以后做太多盘算,孩子未来也无论如何都有大学念,父母也都在身边,还愁什么呢?
从陌生到熟悉,我们逐步的接受并且融入加拿大社会。不知不觉中,这边的法律、规则、文化、行为规范已经植入内心。我们不再想家,这里已经变成了家。
所以,您要问我对移民生活满不满意,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虽然对比很多人理想中的幸福生活我还远远不够格,没有出人头地、没有财务自由,没有豪车豪宅,没有学霸孩子……但或许是我的要求不高,或许是我太容易知足,反正我已经很满意了,自己认为的快乐和幸福是最实在的。
所以,今天就让我用亲身经历来总结一些移民融入过程中的经验,或许能给移民路上的朋友带来一些思考。
移民,不给自己留后路
我之所以满意加拿大的生活,其中排在第一的原因是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
对于任何人来说,移民也就意味着放弃。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工作,每年快速增长的收入和期权,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朋友,当然还有一个男人的价值感。我深知移民后之前所有的积累都要归零,要重头再来。
但彻底的放弃也让我没有了退路,全身心的投入到加拿大,认识和学习这个社会的规则,建立新的事业。这个道理我不说您也懂,什么都要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反而不如聚焦在自己最渴望和喜爱的事情上,要事第一。
另外更加现实的是,选择放弃的同时我卖掉了国内的房子。这等于是彻底断了后路,没了家也就没了根基。刚来的时候每天梦里都会重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怀念而伤感,恐惧而彷徨。
但房子卖掉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有了充足的资金,在移民初期不会有太大的生活压力,让我和太太都能有时间从容的学习规则,从头建立事业。另外充足的资金这让我们能在最快的时间付了加拿大的首付,买到加拿大的新家。别小看一个房子的价值,哪怕它再小再破也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窝。在最缺乏安全感的时期,让我们能有一个温暖的避风港,让我们安心的为将来奋斗。
在我观察的移民家庭中,往往产生问题的最大根源就是希望兼顾中加两国的生活,两边都想要,两边都不能放弃,结果两边都很累,两边都要牺牲很多。当然,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特殊情况,但我还是真心建议,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要把目光放到未来。有舍才有得,有的时候放弃可能会换来更大的收获。
学习再学习
移民生活,您要问我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什么,我的答案一定是“学习”。
对于每个有志移民的人来说,决心、勇气、甚至吃苦耐劳的准备都不缺乏。但最具决定性的往往不是主观意愿,而是客观的学习能力。就拿最常见的英语来说,您知道阻碍巨大多数国人移民的是什么吗?不是年龄、不是职业、不是学历,恰恰就是英语!
很多朋友为了移民下定决心,放弃再多也在所不惜,甚至做好了短期内吃苦受穷的准备,但就是英语这关过不去。无论如何都没法沉下心来学习,雅思考试也是一拖再拖。
我曾经无数次的鼓励学习英文,并强调学习英文的重要性,但无奈,学习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可以为了家庭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我们可以为了孩子的教育节衣缩食,我们可以为了生活而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可是偏偏一提到学习,一提到雅思考试,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移民后也是同样的道理,您知道在加拿大的事业成功移民的共同特质是什么吗?还是英语好。语言是所有社会活动的根基,尤其是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语言能力可谓是基础的基础。所以,无论是移民申请,还是移民后的生活,英语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个能力从何而来?别无他法,就是学习。
可以说一旦选择了移民,意味着终身学习。语言能力只是最基础的能力,从法律法规、职场行业、再到生活技能、教育理念的方方面面,全部要从头一点点学起。
当然,如果我们只是希望享受安静的生活,完全可以继续原本的生活方式,加拿大这个独特的多元社会也包容各种文化、语言和宗教。只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希望继续从事一份有意义的事业,能够积极的融入这个社会中,更不会因为自己的脱节而与孩子产生隔阂。
所以如果您要想真正的享受移民生活,想永远充满活力动力,请保持一颗永远好奇的心,永不停止学习!
找到朋友
人是社会属性动物,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幸福感大多来自人际交往和社会认同。移民生活尤其如此,拥有朋友非常关键。
我曾经采访过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Chris,他对加拿大人际交往的评价我非常认可:加拿大人非常的友善谦卑,往往一个路上的陌生人都会给你无私的帮助;但加拿大人也同样有着较强的心理防线,要想再进一步成为交心的朋友,很难!
对于新移民来说我们当然是要尽量的融入社会,但融入的第一步是融入这个国家中自己的种族。加拿大的开放与包容与美国完全不同,加拿大是文化的马赛克,它鼓励每个种族和文化有自己的一块土壤,这样一块块特点鲜明的文化马赛克组合到一起,形成了加拿大的特殊文化。所以我建议先要融入加拿大的华人社会,在华人社会我们可以得到更真诚的帮助,交到有共同语言的朋友,进而再逐步的融入整个大的社会中。
但加拿大的华人圈也同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复杂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一样。你能在中国碰到的问题和困扰,在加拿大也百分百会碰到,不管是在什么种族、什么圈子。
<
p style="text-align:center;">感悟:我很满意现在的加拿大移民生活
这里我只想给出几点基本的观察和建议:
首先,加拿大的华人移民,尤其是新移民多以中年家庭为主。社交多以家庭为单位,很多时候孩子之间玩的好,大人们也更加亲近。所以很可能走到最后的朋友,可能是家庭结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相近的家庭。
其次,朋友间既要坦诚相待,也要保持适度的距离。漂泊在外,无亲无故,我们有时很自然的把朋友想的过于完美,更在心理上对朋友过度依赖,这很可能导致关系走的太近。但物极必反,太紧密的关系往往造成更多的人际问题,有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反而能维持更长久的关系。
第三,就像之前说的,您能在国内体验到的社会关系的苦恼,在加拿大也同样会碰到,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所以交友并不用太多,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有时,人生得一两个知己也就足够了。
第四,我和大王非常幸运的是来加拿大前就是基督徒,来了后第一时间也找到了教会。教会给了我们最大的温暖,是那种找到组织的归属感,而我们的大多数朋友也都是从教会认识的。教会的人际交往是没有利益纠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帮助也是无私的。不管您是不是信徒,在移民初期去教会了解一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只有朋友多了后,您才会感觉拥有了归属感。敞开心扉,接纳包容,勇于寻求帮助,同时也愿意为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在加拿大您一定会拥有比原来更多的朋友。
凡事到要趁早
我今年42岁,5年前移民到加拿大时37岁,而9年前我开始筹划办理移民时,32岁。
在移民签证后,大王和我开始为将来做具体的打算。我用一句话说服了大王,放弃短登,直接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新的环境。我说:现在我们还年轻,到了新的环境一切还可以重来。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尽早的申请移民意味着更简单,更节省成本;尽早的放弃意味着可以尽早开始;尽早的开始意味着现在更好的融入。
诚然,加拿大是一个特别公平的社会,尤其在职业上,只要我们主管努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在身体、心气和学习能力方面,毕竟是越年轻越能适应新的环境。
尤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多朋友的观点是让孩子接受国内的基础教育后再来加拿大,中文和数学都扎实了,孩子的种族认同感也打下了基础。但我的观点是孩子更是越早出来越好,中西方的文化毕竟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想要孩子真正的融入到这个社会,语言和知识是“术”,思维深处认同才是“道”。
这里我并非是在制造紧张空气,把移民这件事说的紧迫。只是我越来越认知到,移民申请、迁徙、融入到最终的适应,实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要用5年、10年、乃至一生的时间去经历。
所以如果您下决心走出移民的路,不管已经走到了哪一步,宜早不宜迟。
回归移民的本源
“有的时候我们走的太远,反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在移民的新鲜期过了之后,我们很可能会陷入到移民后的琐碎生活中。加拿大的日常生活也是一样的平凡,一样的买菜做饭、一样的工作养家、一样的带孩子做家务。
一个人安静的时候难免会问自己,放弃了那么多,现在过的还是如此普通琐碎的生活。移民,真的值得吗?
我不想一味强调的移民的价值,对于每个人来说移民的意义都不尽相同。当您倦了、烦了、累了的时候,倒拨思维的时钟,回到那个几年前的自己。当时有什么困扰?当时有什么期许?是什么下决心让你选择移民?什么是你的梦想?
回头望望,或许可以重新找回答案。
对于我而言,移民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为自己的后半生规划,第一次不靠外力的影响走自己的路。不管是对是错是苦是甜,那是我选择的人生。
回到文章最开头,幸福和快乐不是来自其他人的评价,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的感受和体会。无论移与不移,生活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真心希望每个读完这篇文章的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特朗普获胜世界各地领导人祝贺…加拿大乌克兰如何表态
美国选民最终选择了唐纳德·特朗普。
先看一下美国的最新民调:
女性选民:44%投给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54%投给卡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
黑人选民:12%投给特朗普,86%投给哈里斯;
白人选民:55%投给特朗普,43%投给哈里斯;
拉美裔选民:45%投给特朗普,53%投给哈里斯;
为什么投他/她:31%看重“经济政策”,11%看重“移民政策”,14%看重“堕胎政策”,35%看重“民主状况”,4%看重外交政策。
未 来
在拿到美国第47任总统获胜所需的270张选举人团票后,特朗普发表胜利演讲,他誓言要“把我们的国家放在首位”,并为美国带来一个“黄金时代”。
他在输给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四年后重返白宫,这对从全球贸易、气候变化、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多重危机和冲突等诸多方面均将产生巨大影响。
特朗普已承诺“加大与中国的关税争端”,中国是美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战略竞争对手……在中东,特朗普承诺“要结束以色列、哈马斯和真主党之间的冲突”,但没有说明如何结束……他还发誓“要在上任后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乌克兰及其支持者担心战争结束的条件将对莫斯科更为有利……
但须提及的是,特朗普的当选不单令美国的对手感到紧张,美国的盟友也很紧张——特朗普倾向于“侮辱和疏远美国的长期盟友”……这一点在他的第一个任期中已经表现出来。
反 应
以下是世界各地领导人对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反应: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我代表加拿大政府祝贺唐纳德·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祝贺参议员JD Vance当选美国副总统。加拿大和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成功的伙伴关系。我们是邻居和朋友,我们因共同的历史、共同的价值观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坚定纽带而团结在一起。我们也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的经济紧密相连。”
“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我们成功地重新谈判了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协议(CUSMA),该协议创造了数千个高薪工作岗位,并为我们的社区带来了投资和机会。自2015年以来,加拿大团队一直在努力深耕,令加美双边贸易额增加了4000多亿美元。2023年,加美两国的贸易额超过1.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每天都有价值超过35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穿越加美边境。”
“我们期待着与当选总统的特朗普及其政府在贸易、投资以及欧洲和平与安全等问题上展开合作。”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祝贺历史上最伟大的回归!您历史性地重返白宫为美国提供了一个新的开始,并有力地重新承诺了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伟大联盟。这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我赞赏特朗普总统在全球事务中对'以实力求和平'方法的承诺。这实际上正是可以使乌克兰更接近公正和平的一个原则。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把它付诸行动。我们期待着在特朗普总统果断领导下,美利坚合众国一个强大时代的到来。”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祝贺特朗普取得历史性的选举胜利。我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与您合作。作为最亲密的盟友,我们肩并肩地捍卫我们共同的自由、民主和企业价值观。”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祝贺你,唐纳德·特朗普,真正的总统。以你我的信念,带着尊重和雄心壮志,为了更多和平与繁荣,我们会像四年前那样一起工作。”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我祝贺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长期以来,德国和美国一直在共同努力,成功地促进了大西洋两岸的繁荣和自由。为了我们公民的福祉,我们将继续这样做。”
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意大利和美国是姐妹国家,通过不可动摇的联盟、共同的价值观和历史性的友谊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战略纽带,我相信我们现在会进一步加强这种纽带。”
匈牙利总理维克多·欧尔班:“他们用监狱威胁他,拿走他的财产,他们想杀了他......但他还是赢了!我对此结果表示欢迎,这将结束乌克兰战争,并对世界产生变革性影响。我们有许多计划可以在来年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一起执行。”——这位民族主义领导人是特朗普海外支持者中最热心的一位“粉丝”。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衷心祝贺我的朋友取得了历史性的选举胜利。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人民的福祉而努力,促进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虽然美印关系在拜登的领导下得到发展,但保守的印度教民族主义领袖莫迪与特朗普关系密切。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没有直接祝贺特朗普的胜利,但赞扬了特朗普在说服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北约会费方面所做的工作,称北约现在“更强、更大、更团结”——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曾强烈批评这个大西洋军事联盟,指责其他成员国未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吕特强调:“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从更具侵略性的俄罗斯到恐怖主义,再到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以及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的日益团结。通过北约共同努力有助于威慑侵略,保护我们的集体安全,并支持我们的经济。”
圣安德鲁斯大学战略研究教授、军事分析家菲利普斯·奥布莱恩(Phillips O'Brien)表示,这不仅仅是北约面临的困境。他说,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其他盟友,包括日本、韩国、“台湾”,甚至澳大利亚,都不能再指望美国成为可靠的防务伙伴。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我热烈祝贺唐纳德·特朗普。欧盟和美国不仅仅是盟友。我们以人民之间真正的伙伴关系为纽带团结了8亿公民。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继续为我们的公民服务。”——事实上,欧洲领导人非常担忧特朗普的经济保护主义倾向。在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对欧洲的钢铁和铝征收关税,扰乱了欧盟经济。
莫斯科没有表示祝贺,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说:“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一个直接或间接卷入针对我们国家战争的不友好国家……俄美两国的关系处于历史最低点。”
中国没有立即对特朗普的胜利做出反应,但分析人士对此持悲观态度,理由是关税可能会升级,台湾问题上的对抗可能会加剧。
文章内容不代表魁北客传媒观点及立场。新闻来源:美联社、路透社等https://www.ctvnews.ca/world/trudeau-and-other-world-leaders-congratulate-trump-but-his-victory-looks-set-to-roil-the-world-again-1.7100102
诡异!BC省选还没完,有投票箱漏计,要重新计票!
2024年BC省选,以尹大卫的NDP政府惊险获得47个席位,组成多数政府而告终。然而,日前BC省选举局惊讶地发现还漏了1个票箱没有计票!
该投票箱来自乔治王子城选区,里面总计有861票!在此事曝光后,BC省保守党领袖罗仕德(John Rustad)在昨天呼吁对选举结果进行独立调查,需要将该选区的票数重新统计。
然而BC省选举局在调取资料时发现:乔治王子城选区的保守党候选人Kiel Giddens,原本就有5000多票的巨大优势,已经稳稳拿下了该选区,就算861票全部属于NDP,也于事无补。“BC省选举局,前所未有的失败”其实保守党领袖罗仕德早就清楚,无论这861票如何归属,都无法改变战局,哪怕在乔治王子城选区落后的是Kiel Giddens,其结果也是一样。
但罗仕德不忘借题发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BC省选举局“蒙羞”,直言这是BC省选举局、BC省省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失败。在X上,罗仕德表示“我不是想借此让其他区域也重新计票,不是借此希望保守党还能逆转,只是此类低级错误严重破坏了公众对选举过程的信任。”比方说,遗失的选举箱里不是有861票,而是8610票,那又会如何?它可能能直接改变战局。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是:如果在事后半年、一年,在获胜的党派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执政时,突然发现票数没统计完,该党派又作何感想?
“在人们对选举的公正性的信心已经比以往更脆弱的时候,BC省选举局居然如此马虎”,罗仕德继续开喷,“每一张选票都很重要,但选举局却不明白”。五个选区,出现数据输入遗漏正如罗仕德担忧的那样,当选举结果过于接近的时候,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产生涟漪效应。2024年省选,BC省选举局犯的错,又何止是漏了一个投票箱?在第一次重新计票的时候,其实就出现了5个选区存在数据输入遗漏的问题,好在其中4个选区都是“强弱分明”,没有扭转局面。
另外一个选区,就是从头激烈竞争到尾的素里Guildford选区,重新计票时发现有14张遗漏选票,而该选区正是本次93场选区票数中最接近的一场。此外,基隆那中心选区同样进行了重新计票。2024年BC省选,看起来已经尘埃落定的,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失误,又让人们觉得省选还没完。保守党的拥趸当然希望事情还有转机,哪怕有0.1%的可能性也是好的。保守党的影响力,其实已经不逊NDP虽然保守党大概率还是无力回天,但《环球邮报》给出了一些数据证明,保守党的影响力其实已经不逊色NDP多少,未来的一个执政周期,他们其实很有话语权。其中的关键数据是竞选资金:从2025年开始,保守党每年能从纳税人那里获得近170万,只比NDP少了6.2万;而上个周期,保守党每年能拿到的竞选资金少的可怜,只有6.4万。
在选票总数上,保守党获得43.2%,只比44.9%的NDP少了1.7%。虽然NDP最终组建的不是少数政府,但44比47的席位数量,仍能确保保守党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保守党领袖罗仕德在选举夜的话语,仍然回荡在保守党支持者的耳边:“这是BC省历史上最强有力的保守党,我们一定不会让尹大卫的NDP政府为所欲为。”今天的大选,BC省民同样关注今天的关键词,又会是大选,而且是全球最为人瞩目的大选,没有之一:2024年美国大选。那么对BC省民来说,美国大选又会如何影响BC省?CTV News对此做了专题报道,接受采访的UBC政治学教授Stewart Prest的观点是:“无论谁当选,BC省短期内的经济前景都不看好。”
因为BC省非常依赖资源的进出口,而特朗普会挥舞关税大棒,比较“温和”的卡马拉.哈里斯也表态过要更多支持美国产品。所以BC省的一些资源类商品,可能被迫“出口转内销”。CityNews则撰文指出,如果特朗普当选,那么其减少钻探的承诺也可能会导致BC省燃油进口减少,从而提高油价,产生“涓滴效应”。至于BC省NDP政府和特朗普还是哈里斯更“投缘”,媒体都没有给出解答,而是表示要走一步、看一步。
至于罗仕德所说的“人们对选举的结果公正性产生怀疑”,在美国大选中更是如此。2020年的大选闹剧已够轰轰烈烈,今年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吗?信息来源:The Globe and Mail
Breaking
华州17岁少女拒绝包办婚姻 父母策画「荣誉杀人」取她命
华盛顿州一名17岁少女拒绝双亲安排的包办婚姻,结果父母竟然策画「荣誉杀人」企图了结亲生女儿性命;所幸少女逃过一劫,而其父母则已遭警方逮捕。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报导,华州雷斯市(Lacey)廷伯莱高中(Timberline High School)校外日前发生一起杀人未遂案,令人惊讶的是凶手为被害少女的父母亲:伊山与扎拉.阿里(Ihsan and Zahraa Ali)。
...
天冷衣服多也要注意搭配 容易踩地雷的三种下半身服饰
天气进入秋冬、气温下降,平时都得多添几件衣服保暖,这也代表在衣物的搭配上,能有更多的选择,但如果没有穿搭好,就会影响到外观。日本媒体「サンキュ!」近来就分享这时期在穿着裙裤类服饰上,有哪些NG的眉角需要注意。
1.过短的长裤
市面上有一些长裤,长度也许会设计成不到脚踝的部分,虽然穿起来很方便,也不太需要修改,但容易让双腿显得粗短,特别是紧身设计更要小心,有可能让上半身显得过于突兀。最好尽量选择九分裤或更长的裤子,且避免过于紧贴才好。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2.灯芯绒长裤
灯芯绒长裤是秋冬常见的单品,相当保暖受到各年龄层喜爱。然而若是搭配不当,就可能因为厚实的材质,让下半身看起来臃肿。可以选择不强调大腿和臀部的宽松版型,挑选白色等较不膨胀的颜色,以及避免搭配如如雪靴的厚重鞋子款式。
3.百褶裙
百褶裙似乎永不退流行,简单搭配便能展现女性气质。然而,若是裙款不符合穿著者的体型,容易让下半身显得臃肿。应避免褶皱太大的款式,否则容易显得幼稚。并选择柔软的材质,塑造纵向线条。若想遮掩腹部的话,可以挑选褶皱较细致的款式。
布碌仑日落公园小女孩走失3小时后找回 警方感谢民众助寻
纽约市警局第72分局于16日下午4时发布公告,一名女童于下午2时30分,独自一人走在布碌仑(布鲁克林)7大道交44街路口,不知其父母去向。
下午5时30分左右,警方再次更新消息,表示已掌握小女孩身分并让其与家人团聚,感谢热心民众在社群软件上传递消息,助小女孩走失后3小时便和家人团聚。
日落公园为许多家庭带小孩玩乐的去处,72分局呼吁未来民众若看到儿童走失,务必拨打911或72局专线718-965-6311寻求警力协助。
氧气机故障酿大火…印度北部医院10名新生儿罹难 印总理哀痛发声
印度当局今天表示,北部一间医院的氧气机发生故障,在新生儿加护病房引发火灾,造成10名新生儿不幸因烧烫伤与窒息而丧命,另有16名婴儿生命垂危。
综合路透社与法新社报导,北方邦(Uttar Pradesh)首府勒克瑙(Lucknow)西南方约285公里詹西区(Jhansi)的玛哈拉尼.拉克西米白医学院(Maharani Laxmibai Medical College)昨天晚间发生大火。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