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赖清德双十演说重提中华民国历史 台学者:去中化放缓

    赖清德总统发表就任后首次国庆演说。(记者季相儒/摄影)

    赖清德总统上任后,今首度发表国庆演说,再度重申两岸互不隶属,也直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权代表台湾,不过学者分析认为,赖清德的演说内容在「去中化」的脚步上放缓,同时重新强化「中华民国台湾」的定义,有意凝聚国内认同。

    针对赖清德国庆演说,政大国际关系研究员严震生肯定赖清德重述中华民国历史,一反过去绿营过度凸显台湾,强调「去中化」的态度。他指出,赖清德重新将中华民国的元素纳入演说中,有利于取得社会的最大共识。

    严震生认为,赖清德重新接纳中华民国元素,但力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切割,成为赖政府的主要论点。不过他也认为,两岸关系在今年国庆演说内容中的比例并不高,赖清德在日前国庆晚会的演说中已提出「祖国论」,今日演说的论述脉络变化不大,也没有太多过于挑衅的言论,预料对岸还在听其言、观其行。

    淡大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马准威也指出,赖清德的演说不像过去绿营的风格,对中华民国的反感性那么大,反倒承认中华民国是存在的。

    他认为,赖清德在进行的是中华民国台湾的重新论述,将蓝营支持的「中华民国认同」,与绿营支持的「台湾认同」,以及「中华民国台湾」合并在一起,成为三位一体、没有分别的一个身份。

    马准威指出,所以赖清德特别提到中华民国的历史、立国过程,不过也提及中华民国在台湾生根。他认为,赖清德的论述确实有可能回到两个中国的框架,但赖清德同时也强调台湾的主体性,让两个中国蜕变为两个政治实体,认为赖清德口中的中华民国实际上已经台湾化,无法让中共做主权的主张。

    马准威认为,当赖清德去认可中华民国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切割中华民国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可能性,确认两岸互不隶属。他表示,这样对中国的抽象定义,中国可能反而有些意想不到,甚至有些难以回应。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