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学顶刊「刺胳针(又译「柳叶刀」)」近日发表由复旦大学及广东省中医院团队联合对知名中药「中风醒脑液」疗效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没发现中风醒脑液能改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等。由于这是「刺胳针」创刊200多年来首次发表中药双盲对照试验。有网友认为这是中国团队「打脸」自己的中药,引发争议。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导,这项研究由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宋莉莉与克雷格·安德森团队,以及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郭建文团队共同完成。克雷格·安德森是著名临床神经科学家、世界卒中组织副主席。
研究显示,2021年11月到2023年12月,研究人员从国内12个省份26家医院9000例患者中,筛选出1648例中度至重度、年龄范围大于18岁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平均年龄为67.1岁,将他们依病情、年龄等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安慰剂组接受28天治疗,最终有75.7%患者完成了80%疗程,60.6%患者在28天内用完药物。
研究团队观察发现,两组患者接受治疗90天后,没有显著差异;对血肿较大的患者有获益趋势,但由于样本量小,需要在未来的试验中加以验证。该试验还验证了这款中药的安全性,不过,试验组的腹泻发生率是安慰剂组的近两倍。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药物含活性成分,并支持「传统中药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并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假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认为,临床上这一药物可能是有效果的;这项研究会让大家认为,大部分中药的临床试验结果,可能是无效的。全美中医药学会会长田海河也表示,研究中纳入的参与者年龄跨度过大、疗效评估时间是否合适等都可能影响结果,「这项研究的试验设计以及结论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宋莉莉与克雷格·安德森团队是国内专攻脑出血和脑梗死临床研究的顶尖团队。克雷格·安德森说,如果有机会重新设计研究,研究人员可能只纳入65岁以上患者,而不是≥18岁的患者。
中风醒脑液在临床已应用有20余年,主要成分为红参、三七、川芎、大黄,这些药材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研发者陈绍宏已从医50余年,2022年7月曾被评为全国第四届国医大师。
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肝病医学部学术主任肖小河认为,原方在临床应有一定疗效,但这项研究中的中风醒脑液剂型是口服液,会使疗效大打折扣;且中风醒脑液用作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有限,其更多的优势是用于降低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和致残率,以及减少下次再发作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