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封面故事/在中国当交换生迷上「牡丹亭」洋武松的昆曲情缘

    我学习昆曲三年后,第一个饰演的角色,是「潘金莲-戏叔」中的武松。(作者提供)

    2018年8月25日,我在纽约法拉盛图书馆,演出了我生平第一次正式的昆曲演出,扮演的角色是「武松」。两个半月后,11月4日,又在纽约亨特学院的丹尼凯剧院,与来自中国苏州昆剧团共同庆祝「海外昆曲社30周年」社庆的表演里,演出了同样的剧目。有朋友问我,怎么一个老外会想到要学昆曲呢?

    我第一次看昆曲演出是在1995年,当时我在中国做交换学生。在南京旅行时,我看了一场江苏昆剧团的彩排,演出的是最有名的昆曲「牡丹亭」。虽然我当时还不能理解每句台词, 但是音乐十分优美。笛子的音乐和演员的演唱交融在一起,十分动人。演员的动作十分优雅,我立刻被吸引住了。

    许多年后,生活在纽约的我,知道「海外昆曲社」有一个周末昆曲传习班,我决定开始上课。海外昆曲社的老师们都是从小学习昆曲,成就很高的演员。他们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一视同仁,甚至愿意教我这个初级的学生。能有幸与这些大师们学习是非常难得的。

    大挑战 记文言文台词

    学习昆曲需要很多时间和付出。对我来说, 学会并记住台词、念白是最大的挑战;一部分原因是我的母语不是中文,此外昆曲的语言本身也并非是现代汉语,唱词和念白都是比较古老的文言和诗组成的。此外发音也与现代普通话不同。

    学习昆曲的身段也是非常大的挑战。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在台上走路或者转头去看一样东西,都有程序化的表演方法。学会基本身段后,更难的是要熟练掌握这些动作,让他们显得自然,更进一步可以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心理。一个优秀的演员可以让一个角色显得灵活,但是仍然符合昆曲的特色和规律。

    学习了三年之后,我终于到了可以公开演出的程度。我饰演的第一个角色,是「潘金莲」中「戏叔」一折中的武松。这个折子戏中,潘金莲一直试图勾引武松,但是都被武松拒绝了,这出戏从观众的角度看很有娱乐性。

    学身段 拿捏表情眼神

    在准备这次演出期间,我和演出潘金莲的周怡,每周日都去我们的老师,史洁华和蔡青霖老师家去学戏。

    我们一开始主要是学习念白和唱曲,学习正确的发音和人物的情绪;之后我们开始学习基本身段。每次学会了基本动作之后,老师都会在我们的表演中增加更多的细节让我们学习,比如手的姿态,脸上的表情和眼神的使用,还有两个角色之间的交互。虽然我不能每次都掌握到老师要求的细节,但是两位老师都不厌其烦的教导并为我们分析角色。

    「戏叔」这折戏第一次演出之前,我们在后台候场,我想遍了所有可能出错的事情,比如忘了台词,被服装绊倒,或者看起来很傻。但一旦上台,听到了观众的掌声,就没有时间考虑太多问题,只能专心于表演。当时我需要同时记住我的台词和动作,还要注意要跟周怡的表演配合,和乐队的演奏要同步、合拍,此外我还需要注意管好我的服装,尤其是那又长又滑的水袖;还有上台前其他人给我的好意的提醒,比如演出的时候要使用整个的舞台空间,走路要自然一点,扇子的角度要如何如何;还有一点是我最喜欢的、但又是最难达到的要求:尽可能的想像自己是武松。

    虽然我的第一次演出远远说不上完美,观众还是给了我们许多鼓励的掌声。我从这一次演出中学到的比十次排练都多,蔡老师也经常说「练习一百遍,不如上台演一遍」,我深有体会。 我现在正在学习一折新戏,希望观众会喜欢,更希望可以让我的老师以我为傲。

    马思友(右)和周怡分别饰演武松和潘金莲。(作者提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