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COVID-19疫情后至今,大量医院破产倒闭。当地公立医院虽有政府财政投入,但更多仰赖市场化经营,已有分析指出,在医院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民众看病可能会越来越贵。
根据医学行业媒体「医眼观察」去年的报导,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副会长余小宝曾明确指出,自疫情爆发以来,已有超过2000家民营医院因经营困难而破产。
这个数据还在持续上升。「三联生活周刊」今天在其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查找「医院」,在2024年,和医院破产有关的纪录共有1200多条,而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别为800多条和500条。由此可以看出,2024年破产的医院数量正在快速大幅增长。
2024年,中国全国多地爆发出医院破产的新闻,其中以中小民营医院为主,也不乏个别公立医院,其中引人关注的案例包括,以人民币4亿多元破产拍卖的宿迁儿童医院、以及广州梅州的一家公立医院欠薪破产等。
中国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前者资金全部来自政府拨款,而后者既来自政府拨款补助,又来自市场化的自营业务,公立医院就属于公益二类,一方面需要政府拨款,同时又要在市场上逐利。
报导说,随着人口减少,医保基金的资金来源会越来越少,医保基金是公立医院重要的收入来源,如果医保大盘萎缩,公立医院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收入压力,只能向患者转移压力,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意味着「看病贵」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突出。
报导并指出,已开发国家的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通常是10%左右,政府支出大概占8成左右。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中国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为27.3%,和过去几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和国际水准相比还是极高。
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中,2023年的政府支出占比为26.7%,本应占大头的政府支出,却比个人卫生支出占比还低,显然政府投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