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当局为了解决住房不足的问题,最近首次以现金奖励市民举报霸占公屋的人。
香港地小人稠,私人住房一向不足,不少人住在由政府兴建并出租的公屋。
根据官方统计,当前香港约有300万间住房,当中私人住宅约170万间,出租公屋86万间;香港750万人口中,29.8%住在公屋,即超过200万人。
负责公屋出租事务的房屋委员会昨天公布「举报滥用公屋奖励计划」,预定于15日实施。
根据这项计划,如果市民成功举报霸占公屋者,可获最高港币3000元现金奖励。
除了上述奖励举报计划外,政府近年已积极打击滥用公屋者,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去年11月回复立法会议员质询时表示,在2022年初至2024年初的两个财政年度内,他们收回了5000间被滥用或违反租约的公屋。
从媒体及各界的反应看,这项举报计划深获支持。
政府兴建公屋,是以廉价租金出租给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对租住者或家庭收入有一定限制。不过,许多家庭在租用公屋多年后,随着子女长大,收入开始增加,甚至变成富户,但他们仍然不愿离开,而当局也难以查核。
几年前,媒体曾报导,一些公屋的停车场内出现不少名贵房车,与租住者的身分不匹配。为此,房委会开始积极调查各住户的收入及生活现况,从而收回大量房屋。
上世纪50年代以前,香港经济尚未起飞,加上来自中国大陆的难民众多,他们大都住在木造或铁皮搭建的贫民窟,当时俗称「木屋区」,而这些「木屋区」容易失火,民众苦不堪言。
50年代初,港英政府开始兴建公屋,以安置低收入家庭或遭火灾的「木屋区」贫民,这些公屋当时俗称「徙置区」或「廉租屋」,它们颇为简陋,空间有限。后来,这些出租屋由于过旧而予以重建,加上新建的,全部称为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