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来持续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救房救市政策,试图重振房地产市场、扩大内需消费。两岸房地产专家、复旦大学地产运作研究所前所长蔡为民11日表示,中国房市的关键问题在于消费者缺乏信心,重建信心改善预期是目前中国的首要任务,尤其在预售制度上,只要有一点点的调整,中国「烂尾楼」的窘境就有望能解决。同时,他认为,中国内部经济疲软或房市悲观,整体与中美博弈的程度有关,这是接下来最大的变量。
蔡为民11日在上海一场讲座后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现在中国房市「其实在于信心问题」,尤其在于中国「特殊的」预售制度,消费者失去信心,进而导致整体经济或房市的气氛低落,尽管进来救房政策频出,但「仍未触碰房市的根本问题」。
蔡为民提及中国的预售制度指,在下订预售屋且还未交付前,消费者就必须全额交款,「(消费者)什么都没有看到,钱都交出去了,这样的消费者保障在哪里?」等于给了房企滥用大笔资金的空间,一但遇到景气反转的状况,消费者保障直接荡然无存,致使其对购房失去信心。
他称,虽然中国中央去年已提及拟改革预售屋制度,但如果「改的是废除预售,这只是因噎废食」,不会有太多成效。他建议调整预售付款模式,加上强力推进「保交楼」的运作,方能重建消费者信心,并有望能解决中国烂尾楼的现象,「只需要在制度一点点的调整就可以了」,重建消费者信心,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蔡为民续称,现在情况是,中国是从「内卷」到「躺平」,再到「摆烂」,「关键最可怕的是,现在看不到改变的希望」。他提到,中国自古有名言说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当代社会不像过去苦,只要人们有希望仍活得下去,因为知道明年会好起来,但现在大家心里的苦是发觉「愈努力愈赔钱」。近年只要提到房价,就是「跌会死,涨更死,总体平衡止跌回稳」,但要达到「稳」的状态,中央只能「放大水」。
另,蔡为民认为,目前中国内的经济疲软或房市悲观的状态,整体与中美博弈的程度有关,这对冲击经济、房地产,导致预期不佳的不确定感加深。对中国而言,重建信心改善预期是目前首要任务,「当前工具箱能用的工具都拿出来了」,可是根本问题尚待解决,尤其是民众的信心缺乏,「没有信心只会畏首畏尾,会走上日本、台湾的老路」,「信心的产生,有时就是微观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