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林叶亭85岁失智父失踪5天 医:失智走失不只「忘记路」

    医师提醒,游走是走失的前兆;漫无目的的游走是失智症常见的症状,如果发现家人坐立难安、一直走来走去,要特别当心。(本报数据照片)

    台湾艺人林叶亭85岁失智父亲失踪5天仍未寻获,她焦急拜托大家协寻,目前搜救单位正持续进行地毯式搜索。嘉义大林慈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张舜钦表示,失智者的走失并非单纯认不得、找不到路,而是整体方向感的迷失,如果长辈出现游走症状,要特别当心。

    失智者在病程进展过程中,生活能力持续下降,包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认知功能退化,对时间、地点的辨认也有困难。张舜钦说,游走是走失的前兆;漫无目的游走是失智症常见的症状,如果发现家人坐立难安、一直走来走去,就要特别当心。

    尤其,失智长辈若出现妄想或幻觉,以为有别人叫他,如果是在户外游走,一个转弯就不见人影,导致迷路、走失。张舜钦指出,轻度失智的长辈可能开始有走失的现象,应提早准备结合App与防走失的智能型载具,可定位并掌握长者去向。

    张舜钦强调,失智者因为生理时钟出现障碍,对日夜时间搞不清楚,因日出日落的天色很像,「凌晨」是出门走失的高峰期。他建议,当家中长辈罹患失智症时,应做好预防措施,包含创建良好的邻里关系,尤其是住家附近的便利商店,因凌晨天色昏暗,长辈可能在便利商店附近徘徊。

    冬天气候变化大,缺乏运动量及水分摄取,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大脑也昏昏沉沉。张舜钦说,脑部气血不顺更加剧认知能力衰落,再加上冬季日照变短、天空总是灰蒙蒙,失智长者容易出现行为改变,一旦走失很容易失温。

    除了配戴有定位功能的智能型载具,张舜钦提醒,家中可以安装红外线感应器,只要经过玄关欲外出,感应器会发出铃声通知家属。多加善用智能居家传感设备比锁门来得有效多了,失智者也不会感到被「监视、控制」的不安,怀疑家人想困住他。

    失智者走失,是家属心中的痛,张舜钦呼吁,帮助长辈「养成规律作息」,可避免生理时钟混乱。政府积极推动失智友善社区,可事先告诉邻居家里有失智长辈,多联系邻里防止走远。当失智者走失时,请立即报警,不需等待24小时,在报案后务必拿到报案单。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