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通膨冷却…食物杂货费却狂飙

    最近连串经济发展报佳音,失业率降低、汽油价格降低、通膨下降,但一般消费大众却感受不到,在超市购物仍感到物价太高。(美联社)

    过去一年来,无论汽油、二手车乃至医疗保险费价格全部都见回跌,唯独三餐食物费用(grocery)依旧居高不下,让民众、尤其是弱势族群深受其苦,恐不利于拜登总统争取连任。

    华盛顿邮报2日报导,过去四年来,食物价格上涨25%,超过同期通膨率19%,对国人财务构成沉重负担,根据雅虎财经/益普索(Yahoo Finance/Ipsos)去年11月民调,三分之二受访者认为食物杂价格高涨让人吃不消,远比任何开销高出逾50个百分点。

    疫情开始出现的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加上禽流感等各种天灾人祸等无法控管的因素,导致食物价格居高不下,加上消费需求强劲,有利于大型连锁卖场维持高价。

    根据左派智库Groundwork Collaborative统计,食物价格上涨近三成包括牛肉、鸡肉、水果、蔬菜和零食等五大类食品,不过涨幅已经减缓,从前年11.8%降至去年的1.3%,联邦农业部也预估今年价格将下降0.4%。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农业经济学教授蒂尔马尼(Dawn Thilmany)直言:「我认为很多人在等候价格恢复至过去所谓的『正常』,但除了鸡蛋之类,再也不会看到价格回跌,只会看到价格趋于稳定,大概就是这样了。」

    同时通膨也导致国人学会精打细算,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凤凰城数据分析师瓦特劳斯(Quentin Vaterlaus)家庭收入自2019年以来增加40%,为采买高品质食物,去年每周在卖场采购金额逾6000元,高于2019年约3500元,比疫情前增加70%,他说:「我们更懂得货比三家,每周查看特价商品,只买打折或需要的商品。」

    根据统计,富裕家庭的伙食杂物支出占比仅8%,相较之下,低收入家庭占比却高达31%,显示食物杂货费高涨对经济弱势者更是雪上加霜。

    蒙大拿州海伦娜市(Helena)23岁单亲妈妈桑德斯(Jasmine Sanders)得打两份工,同时依赖每个月200元食物券,才能勉强喂饱两个年幼子女,对于未来深感担忧,其政治立场也开始转变,她说:「眼看通膨持续带动物价上涨,川普有意提升弱势族群的经济,会是更好的人选」。

    最近连串经济发展报佳音,失业率降低、汽油价格降低、通膨下降,但一般消费大众却感受不到,在超市购物仍感到物价太高。(美联社)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