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熊猫万锦」大型商住项目 1962住户单位将增至2930(组图)


    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的项目设计草图。(网页图片)


    Cedarland Drive的路面已被公车占去一半。(谷歌地图)


    发展项目土地。(明报记者摄)


    市府希望这些新楼盘的住户都能公车出行。(明报记者摄)

    万锦市7号公路以南的华登路西侧,有开发商想要兴建一个连住宅带商铺的大型综合性商住区「熊猫万锦」(Panda Markham),2019年向市政府提申请后,因等不及万锦市政府的修订分区规划进展,便将规划书提交安省土地仲裁委员会(OLT),而委员会近期也裁定批准该计划,还将原先的1962个住户单位增加到2930个。

    今年5月22日仲裁委员会颁布的裁决称,开发商「终身发展」(Lifetime Development)申诉要求修改上述区域的分区规划,兴建「熊猫万锦」的项目获批。

    这个项目所在的地块是在华登路西侧,红河谷(Rouge River)以北,Cedarland Drive以南,South Town Centre Boulevard以东。

    该项目最初的计划是兴建多幢综合用途大厦,最多有1962个居住单位,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住楼群,其中有30个居住单位是作为经济适用房。

    当地市议员李思韵解说市府流程时表示,这个项目早在2019年就已经由开发商向市府提出,而且该开发商非常积极,主动提出协助安排社区居民谘询以收集各方意见,就是希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批。

    「市府规定,从开发商提交计划书开始,市府应该要在120天内完成评估和谘询,然后给出一个批准与否的结论。但这个工程的规模相当大,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120天内无法完成审批。在这个规定时间内无法得出结果,那就是『无决定』(Non-Decision),开发商等不及便将此事直接交由仲裁委员会来裁决。」

    在这几年的申诉过程中,开发商又修改了规划,也获得了仲裁委员会的批准。最后确定是允许兴建4幢大厦,而居住单位的数量最多可以达到2930个,经济适用房单位也增加到50个。

    此外,开发商也不必再向万锦市府缴纳「社区福利收费」(Community Benefit Charges Agreement),同时还规定在华登路8250号提供最多1.09公顷的公园用地。

    居民关心交通迎来挑战

    李思韵指出,即便此事已上了OLT的案头,但万锦市府方面都一直与开发商保持联系,就许多细节进行商谈。「牵涉的事情很多,公园、康乐、托儿等设施,都要提供。而开发商也主动提出在项目内包括有文娱设施。」

    李思韵指出,当地居民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交通,因为新楼的居民届时出行的主要通道就是Cedarland Drive,而这条街道已被约克区的YRT/Viva巴士线路占去一半的路面,只剩下双向双车道供私家车通行。「而且这条路和华登路的交叉路口没有红绿灯,这也是一个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他们还想出一个解决方案,打算利用那条IBM公司的过街汽车天桥,看看能不能将这条公司私有的天桥分享给当地民众。但这些都还在探讨中。」

    万锦市府方面鼓励新住户采用公车出行的方式,因此仅批准了0.6的泊车位比率。李思韵称:「也就是说,每个住户单位平均下来只有0.6个泊车位,他们当时申请的是0.8个。最终就是会有不少单位没有泊车位,这些单位的住户就只能倚靠公共交通或其它出行方式。」

    她指出,这样低的泊车位比率并不仅仅是针对这个项目,周围待建的所有高密度大厦都会是这个比率。

    「终身发展」公司的网页上对这一项目的介绍称,4座拟建大厦的楼高由31层至46层不等。而负责该项目设计工作的Hariri Pontarini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更是在其网站上表示,最高楼层会是48层。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