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春卷蛋奶馅饼节 曼哈顿华埠多元同乐

    曼哈顿下东城爱烈治街举办第23届「春卷蛋奶馅饼节」。图中背景为建于1887年的爱烈治街博物馆。(记者许君达╱摄影)

    位于曼哈顿华埠附近的爱烈治街博物馆(Museum at Eldridge St.)16日在曼哈顿大桥旁的爱烈治街举办第23届「春卷蛋奶馅饼节」(Egg Rolls, Egg Creams & Empanadas Festival),展示本社区的多元文化基调。活动当日正逢父亲节,也吸引了不少举家出游的参观客。

    爱烈治街博物馆所在的建筑为纽约第一座由东欧犹太人建造的犹太会堂,始建于1887年,见证了曼哈顿下东城(Lower East Side)地区在近一个世纪以来接纳了来自全球各地多个移民族群的历史。「春卷蛋奶馅饼节」的来源,即是将20世纪早期聚居在此的华人、犹太人和波多黎各人三大族群的代表性食物组合在一起,寓意社区的多元繁荣。

    中华书法艺人。(记者许君达/摄影)
    活动当日为父亲节,很多游客携家带口前来。(记者许君达/摄影)

    在16日的活动上,分别安排了华人的舞狮、加勒比风格歌舞以及犹太人带来的欧洲音乐和祈求和平的诗歌等表演节目;活动现场还有近20个摊位,主办方为到访者提供春卷、蛋奶和馅饼以供体验,华人和加勒比人艺术家、手工艺者、餐饮业者则分别在场展示自己带来的手艺,部分华人社区机构也到场开设咨询服务摊位。

    犹太人乐队演唱。(记者许君达/摄影)
    摊位前排起长队。(记者许君达/摄影)
    华人舞狮。(记者许君达/摄影)

    在布朗士一间犹太中心从事中国文化语言教学的汤伟当日在现场开设了中国书法展示摊位,外族裔游客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他,他便将中文音译用毛笔写在卡片上,送给他们。此外,当日还有中国传统的糖画创作,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尤其是少儿的目光。

    波多黎各裔小吃业者现场炸制拉丁美洲传统馅饼。(记者许君达/摄影)
    华人糖画艺人。(记者许君达/摄影)

    曼哈顿下城的州众议员李荣恩(Grace Lee)当日也带着孩子前往活动现场游玩。她表示,这是下东城最好的社区活动之一,充分体现了这个社区充满多元色彩的历史传统,每年只要时间允许,她都会来。

    「春卷蛋奶馅饼节」通常选在父亲节同日。华埠商业改进区(Chinatown BID)像往年一样,开设摊位提供父亲节主题的礼品和活动项目。商改区特殊项目主任李德容介绍,他们准备的数十个父亲节相框在一个多小时内就全部发放完毕,光顾者中不乏父母孩子全家出游的家庭组合。

    行政总监陈作舟表示,他们并非单纯地派送,而是鼓励子女亲自动手,把父母或全家的照片嵌进相框、然后将其封装完整,让这个小纪念品更有亲情的重量。摊位前,一名美中混血儿的父亲Alex表示,当晚家中会有丰盛的父亲节晚餐,他与妻子原本带着孩子专程从上城来到华埠买菜,正巧赶上这场社区节日,令他颇感惊喜。

    活动现场设有麻将体验区,吸引很多非华裔游客。(记者许君达/摄影)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