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40岁女因上背痛发现胰脏囊肿 3D腹腔镜手术保内脏

    成大医院一般外科医生吕维勋表示,胰脏囊肿常因无症状而隐匿在身体器官内,较容易被忽视,民众除定期健康检查外,若有上腹部不适、体重异常减轻等症状,就要特别注意,及早就医、及时诊断治疗。(成大医院提供)

    台湾台南一名44岁黄姓女子因上背酸痛前往骨科诊所就医,孰料经X光检查意外发现左上腹竟有钙化肿瘤,转诊至成大医院进行腹部电脑断层,果然发现胰脏末端有一处约2.5公分胰脏囊肿,在一般外科医生吕维勋建议下,黄女通过3D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顺利将胰脏肿瘤切除,更保留脾脏器官,术后6天也顺利恢复出院。

    吕维勋指出,胰脏囊肿常因无症状而隐匿在身体器官内,较容易被忽视,且会被察觉多半是在进行其他疾病腹部影像检查时意外确诊,近年来研究更显示,胰脏囊肿发病率不断攀升,成为健康议题的一大焦点,尤其,在台湾、日韩等地区无症状囊肿发生率达2%至5%。

    他表示,胰脏囊肿可分为「假性囊肿」及「肿瘤性囊肿」,前者多为胰腺炎或胰腺创伤后造成,只要发炎改善即可能自行吸收;而肿瘤性囊肿则约有10%至15%为恶性肿瘤,常见病理诊断包含浆液性囊肿、黏液性囊肿、内管状乳头粘液性肿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以及被称为「癌王」的胰脏癌。

    吕维勋说明,胰脏囊肿治疗方式取决于囊肿种类、大小、位置及是否引起症状或并发症,案例中,黄女发现胰脏囊肿约2.5公分,合并局部发炎及囊肿钙化,因其病灶位在胰脏末端与脾脏的动静脉紧贴,传统切除术恐会同时摘除脾脏,经详细讨论后,决定采3D腹腔镜手术,顺利将胰脏肿瘤与脾脏血管剥离,也达到保留脾脏目标,术后恢复快、疼痛感较少。

    吕维勋也提醒,定期健康检查是预防和发现疾病的关键,特别是有家族病史或高风险因素的族群,平时避免过量饮酒、高脂肪及高热量饮食,注意体重管理,有助降低胰脏相关疾病风险,若有上腹部不适、体重异常减轻等症状,则应及早就医、及时诊断治疗。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