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女被迫让座崩溃…台湾博爱座频惹暴力事件 拟重提修法

    公共运输工具「博爱座」争议不断,外界忧心博爱座造成世代对立,卫福部打算再提修正「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条文,拟扩大优先乘坐对象。(记者侯永全/摄影)

    台湾公共运输博爱座引发多起暴力事件,甚至引发世代对立,卫福部去年9月提出「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修正案,扩大博爱座适用对象至「有其他实际需要者」,不只老弱妇孺,后因立委改选退回行政院;社家署长简慧娟表示,正搜集各界意见,尽快重提修法;台北市长蒋万安昨表示,博爱座的善意、文化要发自内心,不要变成道德绑架,不希望少数个案影响多数人的善意。

    现行身权法规定无对号座的公共运输工具,应设置供身心障碍者及老弱妇孺优先乘坐的博爱座,总座位数至少占15%,可视需要标示或播放提醒礼让座位的警语。

    近期有作家李昂怒批年轻人不让座引发论战;台北捷运有女子被强逼让出博爱座后,情绪崩溃,自撞捷运铁柱、血流满面;日前又有年长者要求年轻男乘客让座遭拒后,与同车旅客发生口角,愤而攻击男乘客。因为纷争不断,「废除博爱座」声浪四起。

    社家署长简慧娟表示,博爱座存废争议已久,早自2016年起就搜集各界意见,并邀交通部、县市政府与民间团体研议,决定在身权法修正优先乘坐博爱座的对象,从老弱妇孺再扩大到「有其他实际需要者」。由于适逢新旧任立委交接,基于立法院届期不续审原则,未通过的法案必须重新来过。

    台北捷运公司表示,乐见中央重视及修法,已汇整近期案例发函中央查看法规造成的现象与争议,盼修法符合社会期待,不希望博爱座沦为年纪或道德绑架的工具,失去原来的美意。

    北捷指出,博爱座的立意及使用原则,年龄并非唯一标准,身心障碍者、孕妇、行动不便、抱小孩、身体不适、年长者或有其他实际需求者等,均可优先使用。2007年起,台北捷运陆续推出博爱识别贴纸、好孕胸章,凡孕妇、身心障碍、年长者或身体不适等旅客,可在车站询问处免费索取。

    简慧娟说,博爱座议题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为交通部,须征询交通部的意见。交通部表示,尊重卫福部的考量,也会配合讨论。

    中华民国老人福利推动联盟秘书长张淑卿指出,博爱座是社会对有特定需求者的支持空间,不宜取消,且博爱座的内核概念是「优先乘坐」,是否指定「博爱车厢」还有待讨论。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