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国多间知名瑜伽店关停 消费者怒预付费却「店家跑路」

    去年2月梵音瑜伽关停后,卡莫瑜伽也声明永久闭店。(中新社数据照)

    近日,知名连锁瑜伽机构卡莫瑜伽声明永久闭店。这是继去年2月梵音瑜伽关停后,北京又一家大型门店关闭。  

    「无限的失落和愤怒又来了一次。」身为梵音4年会员的消费者何毅,去年损失了2万多元人民(约2,755美元)币储值。这次卡莫闭店,预付储值的资金,因店家「跑路」而无法追回,她又损失了一张月卡的金额。   

    中新社旗下《中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文章指出,行业主流的预付费模式存在潜在风险。从上海的Mysoul瑜伽馆、梵音瑜伽,华南地区的梵羽瑜伽,再到如今的卡莫瑜伽,自2023年以来,已经有多个头部连锁瑜伽品牌闭店。   

    该文章指出,「遭遇闭店」的消费者还可能面临接受余额接转方案「二次消费」、会员个人身份信息遭遇泄露等问题。且预付费模式除在健身门店,还普遍存在于零售、住宿、餐饮、出行、理发、美容等领域。   

    6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下称《解释》),明确了经营者「欺诈」消费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情形。其中包括「收取预付款后,终止经营,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恶意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隐瞒计划终止经营或者不能正常经营的事实,诱导消费者支付预付款」等。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常青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的内核要义在于纳入了与经营者发生法律关系的各方责任主体。「祗追经营者一方,资金可能追不回来;纳入多方责任主体后,可以反向推动全社会的共同监督。」   

    常青还说,「预付费模式当下不应被一概否定。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大规模违约出现前,进行有效果的、良性的事前和事中监管。」   

    「监管的内核逻辑,一是资金监管,二是合同和法律保障。」北京市石景山区预付监管平台政务业务总监程晓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资金监管是破局的关键。   

    据程晓磊介绍,自2019年起,北京市石景山区便开始探索对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的属地化管理。   

    这一做法要求商户入驻平台备案、开设账户存管资金,消费者可以通过小程序购买已备案企业的预付费产品和服务,在预付式交易发生后,合同规范、账户资金、交易证据等均会通过平台受到政府与银行监管。   

    「正在研究开发事前的风险预警机制」,程晓磊表示,平台拟综合企业的法人变更、注册资金变化、经营地址合同期、商场交租情况、企业行政诉讼处罚、司法投诉等信息构建风控模型,尽可能提前预警并采取风控措施。   

    多位受访人士也提醒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发生前查找企业的资信、备案情况,合同签署过程中关注服务内容与期限、退卡要求和违约金比例、格式条款合理性等内容,以及采用规范的付款交易方式。」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