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美国汇率报告建议台湾当局 紧盯非银行的金融风险

    财政部20日公布的主要贸易伙伴汇率政策报告,建议台湾当局应部署审慎的政策组合,降低外部震撼对台湾经济的冲击。(路透)

    美国财政部20日公布的主要贸易伙伴汇率政策报告指出,台湾因为对美经常帐顺差与贸易顺差高于两项量化指针门槛,因而仍被留在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上。

    报告建议台湾当局,应部署审慎的政策组合,降低外部震撼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同时处理结构性议题以减少外部失衡,当局也应紧盯非银行的金融领域风险,包括汇率风险,敦促当局干预汇市行动应有限为之,允许汇率波动符合经济基本面。

    美国财政部的主要贸易伙伴总经与汇率政策报告,以三项量化门槛评估汇率操纵国,包括对美商品及服务贸易顺差逾150亿美元,经常帐顺差占国内生产毛额(GDP)比率逾3%,及当局频繁片面干预汇市,也就是过去12个月有八个月净买汇,且净买汇金额占GDP比率逾2%。

    2024年6月的报告指出,根据截至去年12月的全年数据,这次没有任何贸易伙伴国符合三项准则,中国大陆、日本、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及德国等七个经济体被列入观察名单。

    报告说,台湾截至去年12月的全年贸易顺差额扩增到1,050亿美元,占GDP比率为13.9%,同期对美货物与服务贸易顺差额为481亿美元,都超过门槛。不过,央行公开揭露去年净卖汇28亿美元,占GDP比率为0.4%,上半年净卖出9亿美元,下半年净卖出19亿美元,不符合准则。台湾2022年来便因为超过两项门槛,持续名列观察名单。

    台湾符合两项量化准则

    报告在解析台湾经济情势的段落指出,台湾去年的4季实质GDP年比成长4.8%,主要受到民间消费带动,部分受惠于就业强劲与消费者信心增强,同时由于科技相关产品需求热络,净出口也在去年下半年提供助力,央行在2022年和2023年初的升息之举,对去年全年的投资成长造成压力。但央行今年3月上调今年经济成长率预测0.1个百分点至3.2%。

    台湾央行今年3月意外升息半码(12.5个)基点到2%,并在会议纪录表示政府4月1日起平均调涨电价11%,可能导致通膨预期上行。整体而言,台湾去年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升2.7%,央行偏好的内核CPI扬升2.4%,两者都略高于新冠疫情前的常态。

    央行预期今年CPI将降至2.2%,内核CPI也将降至2%,维持全年CPI涨幅的中期观察区间于零到2%不变。报告指出,政府调整电价、及大宗商品价格预料将上涨所造成的能源价格上扬,预料将是台湾通膨展望的重要因素。

    美国财部表示,台湾去年全年经常帐顺差稍微扩增至1,050亿美元,占GDP的13.9%,主因是台湾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弹升至960亿美元(占GDP的12.7%),反映全球半导体与电子产品需求加速,扩大货物出口,导致贸易失衡扩大。

    同时,受到基期效应以及资本支出减弱影响,台湾同期货物进口下滑,在这段期间,台湾服务业贸易收支从2022年影响的顺差126亿美元(占GDP的1.7%),转为逆差100亿美元(占GDP的1.3%),符合2020年(疫情前)的常态。

    台湾去年对美国的货物与服务贸易顺差为481亿美元,略少于前年的510亿美元。台美贸易顺差主要由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的货物贸易组成,去年对美的服务业贸易顺差额则降至1.64亿美元。

    半导体与电子产品需求热络带旺台湾出口

    美国财政部的报告指出,新台币对美元汇率去年温和走强0.4%,实质有效汇率则略升0.3%,多数时间是因美元贬值,但投资人对台股的热情也在去年第4季助长新台币升势。央行公开政策为维持「管理浮动」的汇率,原则上由市场力量决定汇率,同时拥有「保持汇率有序」的弹性。

    台湾央行公开揭露的数据显示,去年净卖汇28亿美元(占GDP的0.4%)。报告指出,这些干预行动似乎意在抵销并减缓新台币的贬值压力,美国财政部推估,多数卖汇行动是在去年6-10月美元升值时发生,可能集中在现货市场。财政部认为,这些卖汇行动部分抵销了央行在去年11-12月美元贬值时的买汇行动影响。

    整体而言,台湾央行去年12月的外汇存底增加到5,710亿美元,多于前年12月的5,550亿美元,主因为全球利率居高不下带来的投资报酬。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