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青少年罹患忧郁症想自杀 医建议家长从13个病征观察

    图片来源 /NOW健康

    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年年上升,背后隐藏原因都不单纯,可能是因情感、课业压力、霸凌等等压力所致,台湾卫生福利部台北医院精神科医师陈昱文表示,企图自杀和自杀身亡的青少年中,多数有罹患忧郁症,且具13个共通性特征,若能早期发现,早期介入治疗,将能阻止悲剧发生。

    揪出原因治疗忧郁症 家长配合改善更有效

    「我就是要让他们后悔,让他们一辈子都活在内疚里!」陈昱文表示,这是一名年仅16岁、却已自杀多次的高一男孩所说。他问过男孩:「你这样做开心吗?」但男孩反问:「我的开心很重要吗?」在与男孩深聊后才得知,男孩父母极为重视成绩,从国小开始自己对成绩非常在意,且因为亲子关系、同侪关系都很疏离,没有知心好友,考试结果不理想时,父母又表现出无法接受的样子,男孩才会想通过行为求救解脱,并让父母后悔对他的逼迫。

    忧郁症是现今普遍性的大脑疾病,大部份都可以治疗,陈昱文根据男孩的症状安排了药物与心理治疗,同时也让男孩的父母积极调整自己,学习更好的沟通,并以同理、接纳、不批判的心陪伴,关心孩子近况,适时给予帮助及肯定,一起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认识情绪与抒发情绪的方法,终于在两个多月后的门诊,看见男孩和父母脸上的微笑。

    孩子有13个特征要注意 及早求医解决问题

    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2022统计数据,基本上自杀的青少年通常会具有13个共通性特征:

    1.情绪容易冲动、易怒。

    2.有愤怒或好斗的行为表现。

    3.有反社会行为,例:损害他人利益或伤害他人安危的行为。

    4.用较极端方式宣泄负面情绪,例:丢东西、捶墙壁,甚至是自残。

    5.僵化的思考模式及调适方法,例:明知道酗酒不对,但仍以酗酒纾压。

    6.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佳。

    7.掌握现实有困难。

    8.总是感到失望。

    9.焦虑,特别是关注在身体的病痛或轻微的失望。

    10.自以为是。

    11.刻意用优越感来掩饰自卑及不确定感,摒除来自他人的关怀。

    12.有生活在幻想世界的倾向。

    13.崇高伟大的幻想交替着无价值感。

    陈昱文指出,忧郁症、焦虑疾患、有酒精或药物滥用、饮食疾患及精神病的人自杀风险较高;而企图自杀和自杀身亡的青少年,多数又有罹患忧郁症的情况,加上青少年自杀原因也不如表面单纯,包含情感、课业压力、霸凌等的多重压力,都需进一步了解个别状况。

    为了不让孩子饱受忧郁症之苦,陈昱文呼吁,通过青少年自杀的13个共同特征,可以早期发现异状,早期介入治疗,家长与医师、老师共同合作,就能尽快陪伴孩子走出低潮,享受青春。

    【本文授权转载自NOW健康】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