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普亭记取普里格津兵变教训 1年后掌握空前大权

    俄国总统普亭。美联社

    俄罗斯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首脑普里格津去年发动短命兵变,令俄国总统普亭的威信面临他掌权近1/4世纪以来最严重挑战;但1年过后,如今普亭的地位似乎前所未有稳固。

    法新社报导,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的战士当时在俄罗斯南部城市顿河畔罗斯托夫(Rostov-on-Don)夺下俄军总部,并击落俄军飞机,还朝向俄国首都莫斯科前进,令普亭显得弱势和不堪一击。

    但在白俄罗斯斡旋下双方达成协议后,瓦格纳战士在半途中停下来,结束这场维持仅24小时的起义。2个月后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在一场空难中丧命。

    经过这起事件后,权势受挫的普亭(Vladimir Putin)奉行一个新规则:再也不让任何人拥有与普里格津相同程度的自主权。

    英国国际事务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研究员彼卓夫(Nikolai Petrov)受访时,如此形容兵变前普里格津取得的独特地位:「之前从没有任何一位强大军事单位的指挥官能够同时拥有财务、政治和媒体资源,直到普里格津崛起。」

    普亭之所以允许普里格津拥有所有这些抗衡能力,不仅因为两人有密切私交,也因为当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地面攻势正在失去动力,他需要瓦格纳的兵力。

    彼卓夫指出,普亭因而犯下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这也造成他日后分配资源时优先考量可控制度和忠诚度。

    彼卓夫说,现在除了「没有对普亭不忠诚的人」,这位现年71岁的俄罗斯领导人还寻求「对最重要相关人士能够有直接且持续的控制」。

    最近几周,普亭下令让俄罗斯军事机构进行彻底变革。讽刺的是,这正是普里格津兵变前对他提出的要求之一。如今原本的国防部长萧依古(Sergei Shoigu)已遭撤换,若干俄军高端人士也已依贪污罪被捕。

    普亭换上技术官僚经济学家贝洛索夫(Andrei Belousov)出任新防长,而非任命一位军事强人。彼卓夫表示,这又是避开任何能够在层峰促进军方利益的「有影响力领导人物」。

    这与普亭1年前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他当时面对普里格津指控俄军贪腐猖獗、战略无能及搞砸攻打乌克兰的行动时,都支持他的国防将领。

    而现在普亭之所以进行这些人事整顿,与当时情势最主要不同处,在于他并非出于政治压力,而是有其必要性。

    设于英国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俄罗斯与欧亚事务高级研究员古尔德-戴维斯(Nigel Gould-Davies)表示:「他能够采取这些步骤、挑战高端军方人士的利益和生计,标示出他的强大而非脆弱。」

    普亭还以另个方式展现自身势力,他在3月举行的总统大选以87%的压倒性得票率取得胜利。

    彼卓夫指出,这也是刻意的结果,具有象征意义。这并非因为普亭「喜欢得到尽可能最多选票」,而是他必须展现出自身支持度比俄乌战争前「高出许多」。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