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酷暑下如何养生?中医师教「养心」妙招

    图片来源 /健康医疗网 健康医疗网

    高温天气来临,21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后,该如何养生?饮食上又该注意些什么?

    古代有句谚语「冬至汤圆、夏至面」,为何夏至过后,宜多吃小麦做成的面?「比起用糯米制成的汤圆,由麦制成的面食,就食物的属性上来说,比较凉爽,更能促进食欲。」中医师陈潮宗解释。

    「养心为主」 多吃红、酸食物 少吃咸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重要的养生原则;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刻,传统中医认为,由于夏至过后,气温变热,许多热性疾病(如中暑)变多,间接性的疾病也随之而来,像是食欲不振。

    陈潮宗中医师说,「从中医的观点,夏至养生,养『心』是关键,这个『心』不单单指心脏,而是首重『心神安宁』。主要是因为天气热,容易水分摄取不足,造成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建议大家可多吃一些清肝利水、消热的食物。例如:苦瓜、冬瓜、茄子和小黄瓜等。」

    另外,也可多吃红色食物。陈潮宗说,「中医认为,每个季节都与我们人体的器官相对应,盛夏时节五行属火,对应心脏,五行属红,因此多吃红色的食物,能补气养血,达到养生效果。如果可以,少吃甜,改吃酸咸,主要是因为夏天易流汗,吃一些酸味食物有助减少出汗;而吃咸咸的食物,则能补充因为汗水而流失的钠,帮助电解质恢复平衡,改善大量出汗带来的不适。」

    「养肺为辅」 避免久待躁热环境

    心肺相连,简单来说,心脏会将肺部高含氧量的血,经动脉运输供应到身体各部位,同时,亦会把血液从身体各处经静脉集中送往肺部,彼此就像齿轮运作,互相牵引。如果其中一方产生问题,另一方也可能受到影响。陈潮宗提醒,「所以夏至除了要养心,避免长时间待在躁热环境,润肺也很重要,平常可多吃像是白木耳等富含果胶的食物,或者适量喝些胖大海茶、罗汉果茶(放凉饮用更好)都是不错的选择。」

    宜吃「3类食物」 忌做「3件事」

    夏至养生宜清心火,陈医师建议不妨多吃以下3类食物。

    1.清淡食物

    包括绿豆、青菜、瓜类、甘蔗、梨子、鸡肉、鱼肉。因为夏季湿热,容易使人体的消化道机能变弱,建议可以清淡饮食,降低对肠胃的刺激。

    2.苦味食物。

    苦瓜、莲子、芹菜、秋葵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中医认为苦味食物可以清热除湿、清心消炎、活血利尿、消除烦恼、平静心情。

    3.酸味食物。

    番茄、柠檬、乌梅、山楂、凤梨、奇异果、葡萄。酸味食物不仅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亦能促进食欲。

    面对高温,许多人长时间待在冷气房,又或者因工作关系,经常进出冷气房,忽冷忽热的温差使得皮肤毛孔快速收缩,交感神经过度反应,常造成身体调节不适,产生头痛。「冷气病」随之而来。对此,陈医师提醒,「平时一定要保持运动的习惯,开冷气时,室内温度千万别调得太低。另外,忌夜卧贪凉,小心感冒;晚上10时过后,最好别碰冷的食物,以免影响肠胃道消化。」

    超简单消暑法宝 1消暑茶饮 +2穴位按摩

    ●生脉茶

    食材:西洋参、麦冬、五味子。

    作法:食材各5克,加上1500至2000c.c.,慢火熬煮10分钟即可。

    功效:祛除夏季炎热,汗出过多的心闷不适。

    神门穴(手腕横纹,靠小指侧的凹陷处):可安神宁心,清火凉营(心血),调气逆。

    足三里(膝盖下方,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调理脾胃,和肠消滞,清热化湿。

    【本文授权转载自健康医疗网】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