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网惊呆 初三生把女同学用「真名」写进黄色小说 结果…

    陕西新城法院司法建议书。(取材自大江网)

    陕西省西安市一名初中女生以女同学真实姓名发布黄色小说,导致女同学被诊断为情绪障碍,学业和生活都严重受创,女同学的母亲告上法院,法官判初中女生的监护人应在班级内书面道歉并赔偿13000余元人民币,但对方家长坚不履行。最后法官协调下将道歉方式改为仅书面道歉,对方才愿履行。这项强制运行让网友炸锅,怒讽「拒不运行就能减刑?人才啊」。

    据南国都市报报导,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一件西安市新城区法院运行完毕一起涉未成年人名誉权纠纷案件。

    该案中,小花与小美(均为化名)为西安市某中学同班同学。2022年9月,小美在个人QQ主页、QQ群中发布了以小花真实姓名为角色的,含有淫秽内容的小说,该小说在全班同学间广泛传播,给小花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严重影响了小花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后小花被诊断为情绪障碍。

    小花的母亲将小美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被告小美的监护人在班级内向小花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小花医疗费及精神抚慰金共计13000余元人民币。判决生效后,小美的父母未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小花的母亲申请了强制运行。运行法官多次联系小美的父母,小美的父母均以工作繁忙避而不见,直到运行法官多次等候至晚上,终于见到被运行人。

    小美的父母虽然承认自己作为监护人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但却没有认识到孩子的错误行为,反而觉得自己的孩子也是网络小说的受害者,拒不配合法院的工作。运行法官告知小美的父母不履行判决的法律后果,并向被运行人送达了「预罚款通知书」,迫于压力,被运行人终于同意履行。

    不过,被运行人认为,临近中考,考虑到小花、小美均为初三学生,马上面临升学考试,如被运行人在全班学生面前道歉,将会使两方未成年人心理均产生较大波动,甚至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经过沟通,申请运行人同意将「在班级内书面赔礼道歉」变更为「书面赔礼道歉」。在运行法官的见证下,被运行人向申请运行人书写了「道歉信」并履行了金钱赔偿义务。

    针对校园霸凌问题,新城区法院并向两名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学校从源头上防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一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三是加强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工作;四是加强平台搭建,形成多元工作合力。

    对于这项「强制运行」,网民们纷纷嘲讽:「这哪里强制运行了?」「搞笑,这调解调的还更轻了」「魔法霸凌」,「人才啊!」,「判决之后还能改变判决内容」,「拒不运行就能减刑?」。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