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双胞胎姊妹生日却差了12天 马偕医师1因素决定「间隔生产」

    马偕儿童医院22日举办早产儿回娘家活动,生日相差12天的双胞胎姐妹「小花猫」(左)与「小牛妹」(右)出席活动。(记者李青萦/摄影)

    马偕儿童医院22日举办早产儿回娘家活动,本次活动邀请2017年至2021年出生、体质未达2000公克的早产儿,共46组家庭参与。马偕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资深主治医师、早产儿基金会董事长张瑞幸表示,早产儿回娘家活动是希望2岁后的早产儿再回到医院检测,不只询问家长是否有需要帮助之处,也与其他早产儿家庭交流照顾经验。

    22日参与回娘家活动的姐妹花「小花猫」与「小牛妹」为生日相差12天的双胞胎,母亲郑小姐表示,怀孕23周时,因腹痛出血而住院安胎,考聊在子宫内久一点有助于成熟及提升存活率,因使采取间隔生产,姊姊因此在23周出生、体重830克,住院120天;妹妹25周出生,住院92天。

    两姐妹在早产儿2岁定期追踪检查显示生长发育的指针赶上标准值,张瑞幸表示,23周出生的姐姐仍比25周出生的妹妹外观上可看出稍微娇小了一些,并且有斜视问题,曾接受手术,现在戴着眼镜,而小牛妹视力追踪结果虽有散光问题,但未到需矫正的程度,可见怀孕周数对早产儿长期状况有着明显的影响。

    出生周数在22至25周都是存活边缘的早产儿,有极高的生命危险及并发症发生率。马偕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张弘洋表示,马偕医院接生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高达99%,领先全国各医院,远高于近9成的国内外成绩。

    张瑞幸说,多数早产儿急性期的治疗会集中在住院期间,但长期生长发育及神经感觉的发展有否异常等,仍需要照顾者及医疗团队持续投注更多的关心和心力。除了神经心智发展最需密切追踪外,早产儿的肺功能也较差,发生呼吸道感染及气喘的比率也较高,其他如心脏、肠胃、肾脏、视力等皆需要长期追踪观察。

    为姐妹俩进行间隔生产的马偕纪念医院高危险妊娠学科资深主治医师陈宜雍提醒,由于高危险孕产妇及极低体重新生儿照护的历程非常复杂且充满变量,产妇若有流产史或高危险妊娠,如,高龄、疾病史、妊娠糖尿等,须及早与主治医师沟通医疗计划并了解每个孕程可能的风险,建议即时转诊至周产期及高危险新生儿照护设备及人力均齐备之医疗院所,以期增进高危险孕产妇及胎儿的安全与健康。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