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筛检阳性误以为「痔疮」1年才做大肠镜 晚期癌飙2.8倍

    台国健署长吴昭军提醒,粪便潜血筛检结果阳性后务必进一步追踪,不少民众误认为只是痔疮,反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超过1年以上才做大肠镜检查,罹患晚期大肠癌风险飙升2.8倍;示意图。 (图/123RF)

    台卫福部112年台人死因统计,大肠癌夺走了6791位台人性命,而国健署最新癌症登记数据显示110年就有1万6238人新诊断大肠癌,成为发生率第2名癌症。国健署长吴昭军提醒,粪便潜血筛检结果阳性后务必进一步追踪,不少民众误认为只是痔疮,反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超过1年以上才做大肠镜检查,罹患晚期大肠癌风险飙升2.8倍。

    大肠癌患者林先生因身体不适到医院看诊,刚好医院告知符合免费大肠癌筛检资格,听完说明后,发现筛检过程简单,就接受粪便潜血检查,通过采便检查发现异常,进一步接受大肠镜检查,确诊发现为大肠癌第1期,林先生积极配合手术切除病灶,目前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后续仅需定期追踪。

    !function(v,t,o){var a=t.createElement(“script”);a.src=”https://ad.vidverto.io/vidverto/js/aries/v1/invocation.js”,a.setAttribute(“fetchpriority”,”high”);var r=v.top;r.document.head.appendChild(a),v.self!==v.top&&(v.frameElement.style.cssText=”width:0px!important;height:0px!important;”),r.aries=r.aries||{},r.aries.v1=r.aries.v1||{commands:[]};var c=r.aries.v1;c.commands.push((function(){var d=document.getElementById(“_vidverto-bc0de73c10937be205a8d57fd75a9690”);d.setAttribute(“id”,(d.getAttribute(“id”)+(new Date()).getTime()));var t=v.frameElement||d;c.mount(“10171”,t,{width:720,height:405})}))}(window,document);

    根据国健署癌症登记分析数据显示,大肠癌第0至1期的个案5年存活率可达9成以上,第2期个案5年存活率尚达8成以上,但等到第4期才被发现则5年存活率不到2成。

    吴昭军说,50至74岁2年内未接受大肠癌筛检的民众尽早接受筛检,并应定期接受筛检,才能在尚未出现临床病兆前,及早阻断癌症的发生。有部分民众做了粪便潜血筛检结果为阳性后,误认为只是痔疮,或不小心流血又再检测1次,结果呈现阴性后,就没有进一步接受大肠镜检查。研究显示,粪便潜血检查结果为阳性者,超过6个月未做大肠镜确诊,罹癌风险将增加30%;超过1年以上才做大肠镜检查,罹患晚期大肠癌风险则为2.8倍。

    大肠癌是可预防的癌症之一。吴昭军表示,许多民众误以为肠胃道没有不适,也没有血便等症状,就不用做大肠癌筛检,然而早期大肠癌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但通过定期大肠癌筛检可以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早阻断癌症的发生或恶化。通过定期筛检及早确诊、及时治疗,可降低29%晚期大肠癌发生率与35%死亡率。

    国健署指出,大肠癌的发生与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久坐不动、爱吃烧烤与红肉或肥胖等因素,皆可能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再加上没有定期筛检,大肠癌发生率的风险就会增加。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