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支教」收费发证书?央视踢爆伪公益套路

    某业者宣传影片中,「小老师」正在「支教」。(取材自封面新闻)

    支教作为志愿服务的一种形式,不仅体现著志愿者的爱心,正规的支教流程需要申请者经过申请、材料审核、面试、培训等多个流程;而眼下,网络上出现大量广告,声称付一定的费用到乡村待几天,与孩子们举办几次活动,就可以拿到所谓的「支教公益证书」。

    央视新闻报导,小周大学毕业后,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去支教,她上网搜索,选择了其中一个交互量较多的帖子咨询,对方称他们的学员去四川、广西,小周没多久就收到对方审核通过的回复。不过,接下来的沟通让她对这个支教项目产生怀疑。

    小周表示,七天的行程,前四天都是旅游体验,最后两三天标注了上午支教、下午备课。而这个以支教为名的项目收费3590元,还注明参加项目可获得具有「含金量的志愿服务证书」,可用于申请国外高校的入学机会,「我当时觉得这个行为好像变味了,不再是纯粹的公益,孩子和生意绑在一起,闻所未闻。」小周向这个机构联系人反映,没想到被对方微信拉黑了。

    据报导,以「支教」为名的研学、夏令营广告如今大量出现在网络平台。在小红书App中,名为「大凉山山区夏令营」,短短一个月共发布了32篇「笔记」,封面大都是衣衫褴褛的儿童。第一项内容便是介绍这个夏令营中孩子们可以作为支教小老师、公益小使者,对方联系人却称支教活动15天7680元,属于商业性质。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经营者拿一些很早之前「卖惨式」照片宣传,就是用虚假的信息来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不仅触犯法律红线,更败坏了社会风气。

    而以「支教」为名的旅游项目,存在种种乱象,被人质疑大有拿公益作秀之嫌,不少地方也已经制定出台了办法,加强对活动的管理。

    大凉山山区夏令营宣传页面。(取材自央视)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