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亚裔残疾高龄母子被骗 欠高利贷4.5万变67.5万(组图)


    作为原告之一的Danila(中)是一位现年已90岁的寡妇。(CBC)


    一对身有残疾的高龄母子,先是被冷暖气公司和装修融资公司莫名其妙地登记了物业留置权,继而被人连哄带骗地签下高利贷贷款。(网上图片)

    一对身有残疾的高龄母子,先是被冷暖气公司和装修融资公司莫名其妙地登记了物业留置权,继而被人连哄带骗地签下高利贷贷款。两母子向法院申诉要求终止还贷,被告则试图中止法律程序,被安省高等法院驳回,令这一诉讼得以继续进行。

    这对母子被人安排贷款4.5万元,但到手只有5000馀元,而4.5万的贷款到最后更变成67.5万的债项。

    作为原告之一的是译音姓林的Danila Lim,是一位现年已90岁的寡妇。她在40多年前就已双目失明,且患有抑郁症,与社会完全隔绝。

    她的儿子Emmanuel Lim曾在加拿大军队服役28年,现也已60多岁,不但患有创伤后遗症(PTSD)和适应障碍,还患有糖尿病。

    母子两人相依为命,幸好他们所住的房产早在1989年就已付清贷款,两人过著「无债一身轻」的生活,日子还算不错。但他们两人的头脑都不是很清醒,遇事就容易惊慌失措。

    2016年,一家名为Simply Green Home Services的房屋冷暖气公司对Danila的物业设置留置权(notice of security interest,NOIS)。2018年,一家名为Canadian Home Improvement Credit Corporation的租房和房屋装修融资,也对母子的物业设置留置权。而母子俩称,他们既没有收到相关通知,对方也没有徵得他们的同意。

    2021年春天,一个叫卡汉(Omar Khan)的男子敲开Danila家的门。卡汉对两母子称,那两家冷暖气公司和融资公司都已对物业登记了留置权,除非母子俩想办法立即清除留置权,否则这两家公司可能会没收他们的房屋。

    母子一想到要失去房子就惊慌失措,对卡汉言听计从。卡汉声称事情并不难办,只要母子俩提供身分证明,就能把事情轻松摆平。两母子于是将自己的护照、带照片的身分证件和一张作废支票都交给了他。

    然后,卡汉就自作主张为两母子借款4.5万元,为期5年,月息高达17.49%,而且其中15个月的利息要从贷款中扣除,整笔贷款的5年借贷成本高达4.1万元。贷款手续的办理是由Min Pei PC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裴胜民(Shengmin Pei,音译)通过视像会议方式办理。

    4.5万元贷款实际到手5000元

    那笔4.5万元的贷款,其中2万元被支付给一家名为Complete Home Comfort的冷暖气公司,却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在被收取了律师费、预付利息和各种费用后,4.5万元贷款最后落到Danila手上只有5161.87元。

    对于上述类型的贷款,安省律师协会(Law Society of Ontario)曾向法律界发出一份关于剥削性贷款协议的通知,指出许多老年房主受到那些逐家逐户上门推销员的压力,被迫签订房屋翻新和购买商品和服务(例如更换冷暖气设备并签长约)的合同。

    然后,这些长者被引导与私人贷款机构签订贷款协议,为这些产品和服务提供资金。这些私贷机构就对老人的房产设置留置权作为放贷担保。之后,这些老人又被诱导以自己的房屋作为抵押,申请数额更大的按揭贷款以偿还私贷,并为进一步的房屋装修提供资金。

    这些按揭贷款的利率大大高于市场利率,并收取大量的放贷和中介费。当房主拖欠款项时,部分强制卖房的程序已开始启动。

    一年期贷款实际年利率逾33%

    法庭文件显示,Danila母子所贷的款项,其一年期贷款的实际年利率超过33%。其中负责安排贷款的Canada Choice Inc.(CCI)贷款经纪公司及其负责人阿尤布(Anas Ayyoub),因为那笔50万元贷的巨款有一半出自这家公司,首先就可以分润12.5万(年息25%)的预付利息,然后还能拿到2.5万元的按揭贷款办理费。

    到后来,那笔最初的4.5万元贷款,已经变成了67.5万元,Danila母子觉得再继续借贷下去,还不知道最终要变成多少,因此不肯再借,并向法庭申告取消贷款。

    而那些参与其中的机构和个人都成了Danila母子的控告对象,他们要求法庭直接驳回母子俩的申诉。

    最后安省高院的法官认为此案涉及的情节复杂,需要有妥当的审理程序以做出判决,因此驳回被告方中止法律程序的提议,要求司法程序继续进行。

    Alex Wu,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