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骄傲月 难以融入的乐土和难以逃离的束缚

    Yixi在美国的朋友、同事都对她的性取向接受度很高,真正困扰她的误解来自国内的父母。(记者葛歆睿 / 摄影)

    美国自由与开放的氛围,让许多性少数中国人向往。有些人,可能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作为一个外国人、新移民,融入这片乐土并非易事。有些人,无论身在何方,也未必能逃脱父母长辈传统观念带给他们的束缚。

    Wei Li是硅谷一名软件工程师。他在国内时,曾经喜欢一个直男10多年。「这样的故事在LGBTQ+太常见了,每个人都有这么一段,」他说,「最终决定出国,给自己一个解脱,放过所有人。」

    10年前,Wei抱着对国外的幻想,来到了宾州匹兹堡读书,这是一座在他来看并不发达的中型城市。「以为很开放,很容易找到男朋友,大家接受度都很高,觉得自己还挺特殊的,之后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Wei感受到巨大的心理落差。除了种族歧视和语言不适应,他也因为出国以后才开始主动接触男同性恋这个圈子,一开始并不知道怎么与人交往。「总是蹩手蹩脚的,觉得怎么都不对,然后别人怎么都理解不了你的真实意思。我就会觉得很受挫。」

    在经历了一系列不顺利的感情和人际关系后,Wei选择了与自己和解。「如果融不入,那就不要去融入就好了。如果找不到对象,那自己过也挺好的。然后如果外国人不喜欢我,或者是我跟其他外国朋友接触不了,那就找一些能接触的来的朋友。」他认为,这不是摆烂,只是放下了,而他也实现了自我觉醒,更加专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2017年,Wei因为工作的关系搬到了湾区,这里的亚洲文化让他感受到与宾州大不相同,也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在与他们交流分享后,他发现:你的问题,永远都是别人已经或正在经历的。慢慢的,他的心态愈来愈平和,也不再觉得自己特别,接受了他只是普通人而已。「甚至是我的LGBTQ+(身分)也没有很特别,因为直人也在经历同样的事情,他们也要每天为生活奔波。」

    去年9月,Wei在CRN的一次活动上认识了他的先生,俩人很快确定了关系,并在今年1月份结婚。他说,以前从未渴望过婚姻,也没想过自己会这么早结婚,但遇到了对的人,「感觉很踏实,觉得这就是日子该有的样子」。

    更幸运的是,Wei的性取向被所家人接受,他的爱情也得到了他们的祝福。而CRN中还有很多成员仍在挣扎之中。

    建筑设计师Yixi是一名女同性恋者,有固定伴侣。来湾区以前,她曾在纽约和佛罗里达生活。她表示,在美国,从朋友、同事、到接触过的本地人,都能接受性少数群体,甚至相当支持,给了她很多信心,在工作和生活中出柜。而真正困扰她的误解来自国内的父母。

    「我跟跟他们说了这件事情,但还在一个过程中。」Yixi说:「可能在国内的大环境下面,他们认为这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她觉得,父母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去接受,她控制不了,但会有遗憾。

    Yixi告诉记者,因为父母并不在身边,她的情况其实还好。而华人彩虹社群中有些人随父母移民过来,每天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出柜压力相对来说会更大。「华人父母还是有很多传统的想法,这个东西是根深蒂固的。不是说你想要改变它,你只是想说跟他们讲一些新的东西。」她补充说:「爱小孩的父母,可能总有一天会接受这个事情。」

    Wei和Yixi都是CRN湾区线下活动的负责人,也都参与了今年旧金山骄傲游行CRN方阵的组织与策划。据了解,CRN中有一部分积极参与平时社群活动的人,并不想在曝光度极大的骄傲游行中露面。他们害怕不小心出现在谁的照片、影片、甚至当地新闻中,再转载到国内网络上,被父母长辈看到,会给生活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

    Yixi说,在社群中看到很多在不同阶段的人,他们有的是「深柜」,有的还无法确定性取向,大家都在探索中。虽然她自己也没有到达完全「出柜」成功的状态,但希望能够陪伴、帮助大家走好这条路。

    Wei说,任何一个群体都需要归属感。作为华人性少数群体,想要在新的国度中创建自己的社群是非常难。他感恩CRN,同时希望通过举办线下活动,为社群中那些像他当初一样迷茫的人创造欢乐和归属感。

    Wei Li在国内时,曾经喜欢一个直男10多,为了给自己一个解脱,决定出国。他幻想国外是开放的,很容易交到男朋友,但现实却让他受挫。(记者葛歆睿 / 摄影)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