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纪元专栏】抛弃恐惧文化 关注美好事物

    作者:科里.摩根(Cory Morgan)/翻译:李平

    2024年6月18日,渥太华市气温达到32℃,气象学家称之为“热盖”现象。(Sean Kilpatrick/加通社) 【2024年07月18日讯】如今加拿大的新闻,每天都充斥着暴力、无政府混乱、大量看不见的病毒和各种气候危害,似乎整个社会时时处于紧急状态,危机四伏,形成一种恐惧文化。

    这种状态,日益危害整个社会的集体心理健康,再这样下去,下一代人会形成内向恐慌性格,不敢离开家门半步,认为只有宅在家里才最安全。

    如能仔细想一想,会发现这些危害其实微乎其微。至少目前,加拿大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也正处于人类历史最安全时期。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比中彩票概率还低,走在街上被袭击的概率,也微乎其微。问题是,媒体、各种活动人士和各路政客,只知道成天危言耸听,只听他们的鼓噪,就会完全看不到这些。

    危言耸听成吸引眼球的手段

    恐惧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环保分子如果只是说,碳排放会导致地球温度未来50年内可能上升一度,就筹不到钱。但如换个说法,说什么会很快出现 “热穹顶”,或“大气层河流”,会导致家中老人死亡或引发山洪暴发,危及上学途中的孩子性命时,就不愁筹不到钱。

    如今,制造恐惧,已成为各路无良活动分子号召民众支持的一种工具,用起来得心应手。

    政客们在竞选时,经常使用这种手段。以法治为竞选主题的,会强调每一起暴力犯罪;以气候变化和环保为主题的,会将每一起灾害天气都夸大成极端事件;小规模的抗议活动,被说成是处于萌芽中的暴力革命;政治光谱两端的边缘人群,被说成是所有人的潜在风险。真正的危险微乎其微,但危言耸听带来的政治利益,却是实实在在的。

    媒体素来是报忧不报喜,不嫌事大,过去100多年来,一直坚信“只有见到血,才能上头条”(If it bleeds, it leads)的信条。读者和观众的眼球,本能地被一些耸人听闻、危险和可怕的新闻吸引。

    如今媒体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赚钱吸金能力一天不如一天,记者和写手们,为吸引大众眼球,被有意无意地训练成只知一味追寻恐怖可怕的新闻。如今新闻点击量和浏览量数字一目了然,制造恐惧,能轻轻松松吸引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过去天气预报非常枯燥无味。为吸引眼球,如今的天气预报也利用起了恐惧手段,如报导正常夏季炎热天气,天气预报图也涂成预示高危的深红色。正常的降雨、寒流或热浪天气,被危言耸听地说成是“天气事件”,还要仔细描述一番潜在的最危险情况。

    不要让生活被恐惧占据

    过去一周安省气温略高于正常水平,于是媒体一整周都在发布各种危言耸听、令人心惊胆战的报导。有说老人中暑的,有说火灾风险的,有个媒体甚至借题发挥,将这种普通的天气事件,硬生生地扯到社会平均主义和贫富不均等社会政治话题上,说什么租房的人,比有房的人,更容易被“热死”。

    一周高温过去了,也没见什么严重后果发生。卡尔加里最近因水管破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尼亚加拉今年因日食宣布紧急状态,紧急状态的标准越来越低。

    追根溯源,几年前的COVID-19大流行,是所有这些恐惧事件的鼻祖。当时,各国媒体铺天盖地的各种恐怖报导,整个世界自动进入紧急状态。几年后再回顾这一切,发现病毒虽有害,但永久受伤的人并不多。反而是恐慌造成的社会危害,远超出COVID本身造成的伤害。

    夏天到了,天就会热,是自然规律,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人生在世,本应拥抱美好的事物,不要让生活被毫无来由的恐惧占据。有人因感染禽流感死亡,不要只盯着这一起死亡事件,要看到,世界上还有80亿人还活得好好的。

    不要害怕天气热,像过去一样,准备好遮阳帽和冷饮,去户外好好享受生活。时不时地点击和关注一些美好的消息,鼓励作家们保持乐观。恐惧自有其存在意义,但不能让恐惧主宰我们的生活。如果人们一起努力,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恐惧文化。◇

    作者简介:

    英文专栏作家科里.摩根(Cory Morgan)是亚伯塔省卡尔加里的专栏作家和企业主。

    原文Cory Morgan: There Are Better Ways to Keep Our Society Safe Than Creating a Culture of Fear刊载于英文。

    本文仅表达作者观点, 并不一定反映《时报》的观点。◇

    责任编辑:文芳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