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亚太医院专科排名为何台湾儿科表现最佳 专家分析优劣势

    专家建议孩童尽快接种疫苗,校园防疫措施就可以不必过于严格。(联合报系数据照片)

    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近期公布亚太医院专科排名,台湾在九大科别中,排名最佳的为儿科,是排名第16的台大儿童医院,专家认为「预期当中,也是不错的一件事」,且台湾在小儿心脏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等领域都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30岁以下儿科医师面临断层,补足人力是一大重点。

    台湾大学医学院小儿科特聘教授黄立民说,我们的儿科发展已经很多年,到目前为止,尤其是台大医院在各次专科人手都很充足,而且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主治医师,所以我们在科技发展、医疗服务等领域都跟得上国际脚步,加上亚洲儿科强的较少,「我们排名前面是预期当中,也是不错的一件事」。

    可是这些人现在都是50至60岁左右,黄立民话锋一转道,后面都没有人了,现在30至40岁已经是一个大断层了,30岁以下更惨、人更少,「现在反映的是旧日时光」,对于10年、20年后的状况觉得忧心忡忡,但也没办法、时代就是这样在走。

    台湾儿科医学在小儿心脏科、小儿感染科、小儿风湿免疫等领域,都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他如神经科、血液肿瘤、遗传学等科别,也都能跟得上国际脚步,除少数如遗传科目前人还不是太多,其他的科别目前的人力、素质与产出的教学研究及成果等,在亚洲区都算是非常领先,这段时间确实儿科医学发展还不错,但后续传承的确较令人忧心。

    遗传学在小儿科领域中属于相对冷门的科别,黄立民说,这个科别的人不多,主要是因为一开始走的人就很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容易没有成就感,因为发现一个疾病却没办法治疗,但现在技术进步,如黏多糖症,出现酵素替代疗法;小儿血液科投入的人也相对少,虽然白血病、淋巴瘤等,都是重要的疾病,但毕竟是癌症科别,压力会很大。

    小儿科有分英国路线和美国路线,前者对于小儿科医师的要求是「全能」、什么小儿科疾病都要看;后者则认为要有专精的领域,台湾的发展偏向美国路线,对于小儿科未来的发展,认为还是要先把整个小儿科的人力补足,才有办法顾及次专科发展。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长、小儿科教授黄高彬指出,儿科发展表现佳,主要的原因如:现在孩子生得少,父母相当重视,进而对于疫苗有较高接受度,即便是费用相对高的自费疫苗,如脑膜炎疫苗、肠病毒71型疫苗,以及先前尚未列入公费时的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因为做好预防,进而能防止重症发生;台湾的健保制度,能涵盖大部分的小儿医疗,也是优势之一。

    针对政府对儿科医师祭出的奖励,黄立民认为成效不彰,把钱给看「重难罕」的,但这群人大概只占10%,但有90%左右疾病相对没那么严重,代表医师有9成时间花在「非重难罕」科别,却没有得到加给,只有进这个行业、到那些很难的次专科薪水才会高,认为还是要将行业平均薪水提高才有用。

    黄高彬点出,随着医学系学制改变等制度因素,升上主治医师可能都30多岁,体力是一大挑战,加上少子化因素,孩子只要半夜发烧、拉肚子等症状,父母甚至是祖父母等照顾者,都会紧张得一直找医师,医师很难好好休息,所以即便有1万元的加给,或许宁可多休息;在医疗处置方面,儿童和成人也有不同,以打针为例,小朋友因为血管细,又容易动来动去,处理上就会比较复杂,症状表述方面,患者与照顾者的描述,也可能没那么精确,往往需要仰赖医师本身的经验判断。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