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英媒:中国囤大批物资 忧美国新总统会切断供应链

    35–英媒指中国似在快速囤积粮食、金属和能源等材料。图为中储粮集团的玉米颗粒储槽。(路透数据照片)

    英国「经济学人」指出,中国似乎正在快速囤积粮食、金属和能源等材料,而且还是在价格昂贵之际,不仅可能加剧通货膨胀,也显示北京在为长期冲突的生存做准备,尤其担心美国新总统可能切断输往中国的供应链

    自由亚洲电台引述经济学人报导,中国经济近年受管理不善和房地产危机困扰,导致当局想摆脱资源密集型产业。但数据显示,中国各项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却在去年激增16%。根据Panmure Liberum银行的估算,中国2018年以来累积的库存,足以满足年需求至少35%至133%。美国国防部前分析师柯林斯 (Gabriel Collins) 认为,如果把中国的囤积行为与其军事建设进行对比,非常令人担忧。

    经济学人指出,中国已停止发布许多大宗商品的库存数据。但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小麦、玉米库存分占全球的51%和67%,比2018年增加5到10 个百分点。大豆是中国最大的农业进口产品,库存也自2018年来翻了一倍,预计本季结束时将达4200万吨。

    分析还指出,中国原油储量自2020年以来从17亿桶增加到20亿桶。根据美国调查公司拉皮丹能源(Rapidan Energy)集团估计,今年初以来,中国原油库存平均每天增加90万桶,总库存近13亿桶,相当于115天的进口需求。而中国保存天然气的地下中心更在2010年至2020年间增长六倍,达到150亿立方米,目标是明年达至550亿立方米。

    摩根大通银行预测,如果再加上中国沿海的10几个液化天然气储罐群,天然气总储量将在2030年达至850亿立方米。截至春季,中国已保存25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23天的消费量,而这还将在2030年达到28天,是五年前的2倍。

    报导称,尽管中国是世界许多金属的精炼中心,但所需原材料大多依赖进口。而在能源方面,虽然中国拥有大量煤炭,但仍难满足国内需求,须进口40%的天然气和70%的原油。2000年以来,粮食需求也从多半来自国内生产,到需要三分之一以上进口。意识到这一点,中国在冷战结束时开始创建粮食和国防相关矿产的「战略」储备,随后又在经济繁荣顶峰期增加了石油和工业金属储备。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