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征文:发愁和欣慰——第一代老移民暑期与孙辈的互动记录

    暑期两个孙女都去夏令营,按家庭计划我每周两次下午去儿子家,等儿子把她们接回来后由我和她们一起玩,祖孙互动,互相陪伴。儿子则要继续他的在线工作到六点钟才能下班。

    图源:unsplash@phillipgold

    大孙女小学五年级,个头几乎已和奶奶一样高,聪慧,倔强,安静。疫情停课时她通过自己琢磨,无师自通,能把一个随意打乱的魔方很快复原为六个面的每个面各是一种颜色。我看着新奇,也想学,可至今进展不大。小孙女二年级,乖巧随和,伶牙俐齿,活泼好动,什么都想试一下。

    在互动时间,我们三人一起朗读,讨论,唱歌,画画儿,剪纸,折纸,猜谜语,玩拼图,玩乐高,跳房子,抛接玩具,散步,认识花草树木,在门前和后院浇花,度过了很多愉快的时光。

    她们两个都出生在多伦多,从牙牙学语就上附近的蒙特梭利(Montessori)托儿所,继而公校就读,语言环境是英文,想让她们学汉语真是不易。哪怕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想尽各种办法,她们两个对汉语还是蒙查查,日常生活用语也是能听不能说,更不要说写汉字了。常常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跟她们说中文,她们的回答就是英文。

    由于北美的教育理念是快乐成长,爸爸妈妈工作忙,孩子的语言环境就是学校,爷爷奶奶不住一起,在一起玩时也不能用中国的“背诵课文,抄写生词二十遍”来要求她们,只能是寓教于乐,想方设法让她们多学一点儿中文。我的办法之一是玩翻译游戏。三人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当提问者,提问者选出修饰词,如 “很”, “大“,“小”, “白”, “红”等,然后以修饰词为开头依次说出尽量多的词组,其余二人以翻译的方式抢答,答对了升级成提问者。如“很“字,就有“很大,很好,很漂亮,很累,很饿” 等等。直到再也想不出新词组时就重新选一个修饰词接着玩。至于使用英文还是汉语提问者可以自便,这样规定也是为了让她们有兴趣参与。两个孙女做提问者时不约而同地选择说英文,回答者必须先重复问题然后再翻译。奶奶重复英文问题后用中文回答,要求她们跟着说一遍中文。轮到奶奶当提问者,奶奶说中文,孙女们必须把中文问题重复一遍后再翻译成英文。比如以“白”为首组词我说“白天”,她们说“白天,Daytime ”,我说“白宫”, 她们答“白宫,White House ”。她们提问时以“蓝”为中心词说“Blue sky, blue sea”等, 我也要规规矩矩按要求重复英文问题然后回答“蓝天,蓝色的海洋”,然后要她们跟着说一遍中文。希望以此对她们的中文词汇小有帮助。有用没用不好说,权当做游戏,祖孙共度快乐时光。

    还有就是把简单的歌曲如“生日歌”,“新年快乐” 等用中英文演唱。用英文唱她们本来就会,几次练习后用中文也会唱了。可是当我提问“happy” 的中文是什么时,两个孩子不约而同回答“生日”,“birthday” 是什么意思? 回答是“快乐”!这个回答让奶奶蒙了足足半分多钟 ,才想明白她们的小脑袋瓜是按英文语序思维来回答的。因为是我教她们“Happy birthday” 中文就是“生日快乐”, 按词序一对一搬过来岂不就是她们说的那样吗。可见她们说起中文来,也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并不真正理解。要让她们明白两种语言的词序不同,还真考验了奶奶的沟通能力,也让奶奶理解了海外出生的孩子学中文的不易。这不是智力就能决定的,要有语言环境才行。

    一天我让小孙女朗读英文寓言故事“乌鸦喝水”,大的负责复述,小的再来以戏剧形式表演(dramatize it), 然后我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从这个寓言学到了什么?大孙女立即答出:“We have to work hard to get what we want.” (我们要努力工作来得到自己想要的)。小孙女紧接着说, ”Work hard and smart!“。大孙女点头认可,随口表扬妹妹”Good for you!” (好样的!),然后她想了想又补充说,“Not only work hard, but also smartly and persistently!” 。意思是不光要努力干,还要干得聪明并持之以恒。

    “Yep!”, 小的也对姐姐的补充深表赞同。

    我在发愁两个孙女学汉语进展缓慢的同时也为她们使用英文时思维的活跃敏捷而深感欣慰。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