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无需求 地形成挑战
发布 : 2024-12-2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基于先天条件,智慧农业还无法覆盖所有场景,对相当一部分中国农民来说,也显得过于「超前」。

河北石家庄地区一名王姓村民对本报表示,村里用无人机喷农药较普遍,但其他自动化的成本都太高。而且当地各户农民地块分散,「人们各管各的,公司来了不可能跟每一户都签个约,人多了事也多、麻烦」。王说,「自动化系统是好东西,就是对我们这种散户来说没必要。」

「乐活」的林子铃提到,智能水肥系统的装配对农场有一定规模要求,而无人机故障率、配套服务点普及度,也会影响农户使用意愿。例如飞播(无人机播种),「原计划两小时播完,中途种子卡住了,需要花费清理卡点等等的时间,这时候可能请工人来就已经干完了」。因此,许多小规模家庭农场,对成套的智慧农业设备尚无需求。

此外,飞播要求土地较为温暖,否则种子发芽难度大,相比之下温室育秧可以「抢」到更多农时。「比如东北土地生育窗口可能只有120天,农作物生长也需要120天,只能提前育好秧苗,土壤一解冻就下地。」林子铃说,「所以政府在推飞播的同时,通常还是会同步做插秧的方式。」

从地形看,自动化种植在平原较易实现,山区经济落后,且农田分布零散,连机械化操作都是挑战。山东临沂山区农村的杨女士对本报表示,自动化目前成本过高,农民个人还无法负担,家乡所在山村不可能投入自动化。

与「乐活」合作的云南咖啡庄园,咖啡树种在山坡,每个台面仅半米宽,采摘、除草难以适配机器,「都没有它落脚的地方」。游昊程说,即使有机器可以作业,也要靠人带它「下台阶」,电池、物料的补给亦很困难,「现有技术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地形,能解决的情况下,农民不一定愿意出这个钱」。

另一方面,中国农村有2.8亿劳动适龄人口,智能化后,「腾」出来的农民要干什么?是执政者无法回避的考题。